坐在台下的林海峰副书记,脸上依旧挂着他那标志性的和煦笑容,还带头鼓起了掌。
但如果有人仔细观察,或许能看到,他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片刻。
他想成立的那个“省政府领导小组”,在省委书记“一号工程”和“改革办全权负责”的明确指示面前,已经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笑话。
周阳从座位上站起,向主席台,向陈建华书记,深深地鞠了一躬。
没有多余的话,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一躬的分量。
这盘棋,从一个县,下到了一个省。
而他周阳,就是那个唯一的执棋人。
会议结束,当周阳的身影消失在门口时。
他那平静的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恢弘气势,轰然炸响。
【叮!】
【检测到宿主成功将“江岚好物”项目,从县级试点提升为省级发展战略,为全省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构建了顶层设计蓝图,展现出超凡的宏观战略规划能力!】
【系统正在发放史诗级奖励……】
【恭喜宿主,获得“全省农业发展蓝图(完整版)”!】
【恭喜宿主,获得“乡村振兴模式(高级)”!】
刹那间,一股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庞大信息洪流,涌入周阳的大脑。
那不再是零散的知识或单一的技能。
而是一幅完整的、立体的、动态的江岚省未来农业发展全景图!
从东部沿海的海洋牧场,到西部山区的立体生态农业,再到中部平原的智慧农业示范区……
产业布局、生态循环、三产融合、数字乡村、人才培养、乡风文明……
一个涵盖了生产、生活、生态方方面面,旨在全面振兴江岚乡村的宏伟构想,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无比清晰,仿佛是他亲自设计、推演了无数遍的杰作。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的第二天。
“江岚好物”被确立为全省农业发展“一号工程”的消息,如同一阵强劲的东风,瞬间吹遍了江岚省的每一个角落。
省改革办的门槛,快要被踏破了。
周阳,这个名字,再一次成为了全省干部体系中,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
清河县。
首批“江岚好物”的分红款,已经通过专门的账户,精准地发放到了每一个参与合作社的农户手中。
上湾村的李大爷,拿着一张崭新的存折,上面的数字让他看了又看,数了又数。
他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已地里种出来的米,真的能换回这么一大笔钱。
村里的年轻人们,有不少已经开始悄悄打听,准备辞掉外地的工作,回家跟着周秘书长描绘的蓝图,大干一场。
而作为“桃源模式”另一重要支柱的龙溪谷康养基地,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有了周阳从临海市拉来的投资,加上省里的政策倾斜,整个项目进展神速。
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这个集高端康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就将成为清河县,乃至整个江岚省西部山区的一张新名片。
一切,都欣欣向荣。
然而,周阳的目光,却已经越过了清河县,投向了更广阔、也更具挑战的江岚西部山区。
这片连绵的群山,是江岚省的生态屏障,也是贫困的集中地。
“江岚好物”解决了“物”的问题。
但“人”和“文”的出路,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