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关于试验区的考虑(2 / 2)

郑仪沉吟了片刻,目光看向张林。

“张市长,你长期在明州工作,对干部情况比我更熟悉。有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推荐?”

他把这个提名权,主动交给了张林。

这是一种信任,也是一种试探。

他想看看,张林会推荐什么样的人。

是会推荐他自己的亲信?

还是会从工作出发,推荐真正有能力、有闯劲的干部?

张林显然也明白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认真思考了一会儿。

“郑书记,这个人选,确实需要慎重。”

“既要懂经济,又要有改革锐气,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

“我初步考虑了几个人选,比如发改委主任老赵,经验丰富,稳重可靠;比如高新区的党工委书记,有开发区工作经验……”

他列举了几个常见的、也是比较稳妥的人选。

郑仪听着,不置可否。

这些人选,能力或许不错,但总感觉……少了一点他想要的“闯劲”和“突破性”。

这个试验区,是要“杀出一条血路”的,需要一个敢于打破常规、能够承受压力的“闯将”。

张林似乎看出了郑仪的犹豫,他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让郑仪有些意外的人选:

“郑书记,其实……还有一个选择。”

“谁?”

“陈匣同志。”

“陈匣?”

郑仪微微一怔。

陈匣是他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岗位上,派到临川县挂职副书记的。

原本在他的规划中,是希望陈匣在临川锻炼一两年后,接任县长,然后顺势接替刘航,成为临川县委书记。

这是他培养年轻干部、优化县级领导班子结构的一步棋。

让陈匣去负责试验区?

这打乱了他原先的部署。

张林解释道:

“郑书记,我是这么考虑的。”

“第一,陈匣同志理论功底扎实,思路开阔。他之前在政研室,就参与过很多重大课题的研究,对‘新明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很深的理解。由他来具体操盘试验区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创新,专业上很对口。”

“第二,他年轻,有锐气,敢于尝试。试验区需要的就是这种敢闯敢试的精神。老同志可能稳重有余,但闯劲不足。”

“第三,他在临川挂职这一年,表现非常突出。特别是配合刘航同志,在整顿作风、推进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展现了很强的执行力和协调能力。这说明他不仅懂理论,也能干事。”

张林的分析条理清晰,很有说服力。

郑仪听着,心中也开始重新权衡。

确实,陈匣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

让他去负责试验区,或许能更快打开局面。

但是,临川那边怎么办?

刘航已经干了多年县委书记,年龄也差不多了,按计划是该动一动了。

如果调走陈匣,临川的接班人选就需要重新考虑。

而且,试验区是个全新的、高风险高回报的岗位,陈匣能否胜任,也是个未知数。

看着郑仪陷入沉思,张林没有催促,只是静静地喝着茶。

他知道,这个决定需要郑仪自己来权衡。

片刻后,郑仪抬起头,他没有直接回应陈匣的人选问题,而是将话题重新拉回到了试验区的“选址”上。

“张市长,关于试验区的选址,我刚才听了你的介绍,也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您请讲。”

张林立刻放下茶杯,做出倾听状。

郑仪走到墙上挂着的明州市地图前,用手指点了两个区域。

“你看,如果我们把‘核心区’,就划定在临川新区和市里的高新区,这两个区域联动发展,怎么样?”

他手指划过地图上相邻的两个板块。

“高新区,是我们市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集中的区域,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

“临川新区,虽然起步晚一点,但空间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而且有刘航同志在那里坐镇,执行力强,配合度高。”

郑仪的语气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笃定。

“更重要的是……”

他转过身,看着张林,目光深邃。

“陈匣同志现在就在临川挂职副书记。如果试验区核心区放在临川新区,那么由他来兼任这个管委会主任,就顺理成章了。”

“他既可以依托临川新区的平台开展工作,又能有效联动市里高新区,实现优势互补。”

“这样一来,既充分发挥了陈匣同志的长处,又没有完全打乱他在临川锻炼的节奏。甚至可以看作是他在临川工作的延伸和深化。”

“同时,有刘航同志这位老书记在临川全力支持配合,很多事情推进起来,阻力会小很多。”

郑仪越说思路越清晰。

“刘航同志的能力,我是认可的。他下一步的发展,省委和市委也正在考虑。如果他能在这个试验区的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对他个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这可以说是一个多赢的方案!”

张林听着郑仪的阐述,眼睛也逐渐亮了起来。

他不得不佩服郑仪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布局能力。

这个方案,巧妙地将人选问题、选址问题、以及临川班子的稳定与未来发展,全都统筹考虑了进去!

“高!郑书记,您这个思路实在是高!”

张林由衷地赞道。

“这样一来,几个难题都迎刃而解了!临川新区和高新区联动,资源可以整合,优势可以互补!陈匣同志和刘航同志搭档,一个锐意进取,一个沉稳老练,相得益彰!”

郑仪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这个想法,是在刚才的谈话中,灵光一现产生的。

现在看来,确实可行。

“不过,这还只是我们两个人的初步想法。”

郑仪冷静下来,说道。

“具体是否可行,还需要上市委常委会,让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益。”

“这是当然!”

张林连忙表态。

“我完全赞同您的这个构想!我会让政研室和发改委,尽快按照这个思路,完善方案,争取下次常委会就能上会讨论!”

“好!”

郑仪用力点了点头。

“那就这么定。你先安排他们完善方案。下次常委会,我们重点讨论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