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 第681章 这等东西,怎会流落民间?

第681章 这等东西,怎会流落民间?(2 / 2)

他眸光如炬,手指轻柔得如同拂过情人脸颊,用一把小巧的剪刀,小心翼翼地撬开了那片焦黑的竹简残片。

当“永乐十七年皇木调拨令”几个字赫然入目时,密室里仿佛有无形的气流在涌动。

他的眉峰几不可察地一蹙,拿起竹简仔细端详那落款的印鉴——果然,与工部档案里那种规整到有些死板的格式,完全是两码事儿!

这背后,藏着多少猫腻,多少见不得光的勾当?

陈皓的心里,已经有了几分谱。

他再看向陶罐底部那半句模糊却遒劲的铭文:“拂尘入宫室,祸延九重深。”这话一出,陈皓脑子里立刻蹦出了《匠籍录·杂禁篇》里的一段记载:这可是当年,一位被冤屈处死的木匠首领,在临刑前用血泪刻下的警示!

它分明指着,内廷那些狗仗人势的宦官,是如何篡改营造档案,巧立名目,虚报耗材,从中牟取巨利,把国库当成自家的米缸。

陈皓凝视着那铭文,心里头那股子怒火,简直快要烧穿这客栈的屋顶。

他忽然抬眼,看着阿蛮那双因疲惫和隐忍而显得有些混沌的眼睛,声音低沉却又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阿蛮,你爹当年,是不是因为拒绝修什么‘虚梁’,才被逐出匠营的?”

阿蛮闻言,身子猛地一震,那双眼眶瞬间就泛起了血丝,像被戳中了最深的痛处。

他紧抿着嘴唇,过了许久,才终于重重地点了点头,牙关紧咬,发出一声隐忍的低吼。

那吼声,更像是压抑了多年的委屈和不甘。

陈皓轻拍着他的肩头,语气里带着一股子旁人难以理解的坚定:“好小子!今晚,你不是逃回来的。你啊,是带着祖宗的账本回家了!”这话,像是一道惊雷,炸醒了阿蛮,也像是一剂猛药,让他浑身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眼中那种迷茫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理解的释然,和一丝复仇的火焰。

他知道,陈皓懂他。

次日清晨,京城西侧的废窑区,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子泥土和砖瓦的陈旧气息。

赵铁嘴,这位漕帮的舵首,此刻却扮作一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收破烂的汉子,推着一辆嘎吱作响的独轮车,穿梭在巷子里。

他手里那根挑着破烂的竹竿,还时不时地敲打着墙壁,发出“咚咚”的声响,活脱脱一个底层的小人物。

他走到一处破败的院落前,轻咳一声,柳婆婆便从那扇摇摇欲坠的木门里走了出来。

老妇人佝偻着背,手里却稳稳当当地提着一只腌菜坛子。

她那双浑浊却锐利的眼睛,扫了一眼四周,然后才不紧不慢地将坛子递给赵铁嘴。

赵铁嘴心领神会,假意接过坛子,手指在坛底轻轻一摸,便摸到了一层薄薄的包裹。

回到无人处,他迫不及待地拆开,里面赫然躺着一本虫蛀严重的《匠户迁徙簿》复印件。

当他翻开,那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时,他的心,也跟着揪了起来。

自永乐年间以来,三百余户匠族,被强迁、绝嗣,或是莫名其妙地“病亡”……而那名单上,“北岭陈氏”四个字,竟然也在其中,刺眼得让人心惊!

赵铁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陈皓的祖上,并非什么寻常的商贾,竟也是那群被权力倾轧的匠人!

他们不是因为商战失败,而是因为拒绝伪造皇木用量,被活生生构陷,贬为民户,流离失所。

“这……这等东西,怎会流落民间?”赵铁嘴倒吸一口凉气,他见过太多的阴谋诡计,却从未想过,有些冤屈,竟能藏得如此之深,如此之久。

柳婆婆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扯出一个凉薄的笑容,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沧桑:“哼,天子脚下,哪块土不埋冤骨?只是有人不敢挖,有人不愿看罢了。”她顿了顿,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压低声音,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刀刻出来的:“三日之内,必须启封匠籍司旧库,否则,工部那边就要派兵‘修缮围墙’了。到时候,那些真相,可就真的要被砌进墙里,永远不见天日了。”

这番话,让赵铁嘴的心头猛地一沉

客栈里,陈皓已经连夜绘制了“匠籍司地形图”。

烛光下,他的笔尖在纸上游走,勾勒出工部匠籍司的旧址轮廓。

他发现,这地方的地下,竟然隐藏着双重地窖结构,入口处被厚重的砖石封死,外面还有工部的差役每日巡逻,森严得让人无从下手。

正当他苦思冥想,一筹莫展的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极轻的敲门声。

徐阶,这位国子监的文书官,身着一袭素色长衫,悄然来访。

他那张清秀的脸上,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