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糜家对当时的徐州有什么想法,顷刻之间,就能拉出一支两万人的大军。
而糜家不过只是一个靠经商起家的暴发户,家中就有这样的底蕴。
那些经营了上百数十年的世家门阀,隐藏的底蕴就可想而知了。
袁术当初为什么能轻而易举的占据南阳、淮南等地?
袁术又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个称帝?
因为在大家都还在辛辛苦苦招兵买马的时候,袁术凭借着自家的底蕴,轻轻松松的就拉起来一支十多万人的大军。
在大家为了养活麾下军队,抠抠搜搜,穷搜领地的时候,袁术凭着家族多年的积累,轻而易举的就养活了麾下十多万大军。
袁术看着四周过的苦哈哈的屌丝们,自然就起了不一样的心思。
袁绍也是如此。
否则他一个渤海太守,为什么能逼迫他的顶头上司冀州牧韩馥自杀呢?
韩馥自尽后,冀州又凭什么能够落入袁绍的手里?
还不是因为袁绍手里有兵有粮,韩馥虽然是冀州牧,但没有家族支持,没有底蕴,在乱世刚起的时候,压根就干不过手里有兵有粮的袁绍。
所以在世家大族眼中,朝廷推行的这些仁政,无异于是在刨他们的祖坟、断他们的根基。
蜀郡张氏率先公开反对,其族长在益州别驾张松面前直言:“清查田亩、整顿户籍,看似公平,实则是剥夺世家百年积累!若朝廷执意推行,恐会引发蜀地动荡!”
犍为杨氏则暗中串联其他世家,拒绝配合地方官吏丈量土地,甚至有世家子弟煽动佃户闹事,声称朝廷此举是要让百姓流离失所。
一时间,益州境内反对新政的声音此起彼伏,地方官吏虽有心推行,却因世家的阻挠而寸步难行,不少政令停留在文书层面,根本无法落地。
张松作为益州政务的主持者,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既需恪守朝廷指令,又不愿与本土世家彻底决裂。此前他能快速稳定益州局势,离不开世家大族的支持。
如今若强行推行新政,必然会失去这些盟友,甚至可能引发叛乱。尤其蜀郡的张氏,那可是他的本家,族长更是他的哥哥张肃。
可若向世家妥协,又会违背朝廷旨意,辜负刘浪的信任。
严颜与吴懿虽分管军事与监督,却也因世家势力庞大而难以插手。
严颜麾下的士兵多为世家子弟或佃户,若强行镇压反对者,恐会动摇军心;吴懿作为新晋的国舅爷,却也需依靠世家维持自身在蜀地的地位,不愿轻易得罪各方势力。
消息传回长安,天子与大臣们皆意识到,益州的世家问题已成为阻碍汉室一统的关键。
关中、凉、并三州的顺利治理,让朝廷低估了世家大族对地方的掌控力;而益州的反对浪潮,则清晰地表明。
若不能妥善解决世家特权问题,即便占据了益州,也难以实现真正的统治。
毕竟,朝廷要的是一个听话的益州,一个能够给朝廷输血的加血包,而不是一个随时会爆炸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