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大明1635 > 第14章 举起三百斤的人诞生了

第14章 举起三百斤的人诞生了(2 / 2)

跑了三圈,队伍已经出现稀稀拉拉。

李信一直保持在队伍中部稍稍靠前的位置,小声提醒一旁方以智,还顺势朝台子望了望。

他们这一处离点将台最近,可以清晰看到当今天子威仪,既略微紧张又显得无比兴奋。

方以智随即放缓了冲劲,努力保持着气息。

昨晚李信就给他提过,可能小方平日锻炼不太多,体力要差些,更谈不上经验。

二人认识后相见恨晚,李信拳脚功夫不差,清楚跑步也需要讲求策略,得保持体力放在最后两三圈冲刺,可不能光靠蛮劲。

“第四圈结束......”

“第五圈结束......”

领头的人每每跨过起跑线,考官就报唱圈数,充分体现严谨与人性化。

台上的崇祯默默注视着一切,各处跑道脚步声阵阵,各举擂场地上同样挥汗如雨。

“五十二号考生张煌言!”

“学生在!”

“上!”

“是!”

十七岁的张煌言身材高大魁梧,信心满满走到二百斤擂石前,很轻松将擂石举过头顶。

“合格,是否抓举三百斤?”

“是!”

这家伙跳过一百至一百五直接拿两百斤,可见实力非凡,令在场人等刮目相看。

举擂考试共分为五个量级,分别为一百、一百二、一百五、两百、三百明斤,折算成后世重量便为约120斤到360斤之间。

原本武试举擂最少两百斤起步,不过崇祯基于综合考虑,增加了两百斤以下重量。

他要的是综合人才,并非纯粹的猛夫。

张煌言走向三百斤擂石,岔开双腿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铁杆掂了掂。

“喝......”

随着一声大吼,三百斤擂石一气呵成举过头顶。

停顿一两息功夫后,擂石重重摔下,于地面溅起丝丝烟尘。

“轰......”

“啧啧啧......”

“......”

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各种惊叹不绝于耳,就连几名考官都满是欣赏之色。

本场首位举起三百斤的人诞生了!

“启禀陛下,考生张煌言轻松举起三百斤擂石,乃本场迄今第一位!”

“哦?”

蒋德璟匆匆来到台上,向崇祯禀报。

“你说此考生姓甚名谁?”

“回陛下,名叫张煌言,浙江鄞县文秀才,年方十七岁!”

“如此说来属弃文从武?小小年纪竟如此大力?”

“正是!”

“哈哈哈,甚好!”

天子满脸喜色,卢象升、李若链、王业浩等人也不由露出笑意。

台上人中李若链乃崇祯元年武进士,这方面他体会最深。

过去举擂是武进士必考项目,举起三百斤的人方有资格成为进士,任谁都是绝对的猛人。

本朝元年、三年、七年三届武进士仅区区二十余人,可谓极度稀缺,还曾令文官们不屑。

天子虽改了规则更偏向于基本身体素质,但此人曾是文秀才如今弃文从武,想必对兵事非常热衷,肯定会出类拔萃!

其实崇祯哪里是高兴,完全说得上内心狂喜。

这科举新政大网撒出去,他知道与不知道的历史名人自然就冒出来了。

历史上张煌言堪称文人军事家,与郑成功多次联手率军北伐,曾一度从沿海打到安徽,几场战役下来震动江南。

此人坚持抗清近二十年,其气节为后世景仰,妥妥有能力的爱国精英!

放在后世凡能抓举起三百明斤的人可谓凤毛麟角,还得看自身体重,21世纪抓举世界纪录392斤,折算成明斤约327斤,说明过去的武进士绝不是吹的。

历史学家将张煌言定义为文人军事家,想来并不清楚他的拳脚,原来是文武双全啊。

“妙,甚妙......”

发现此人令崇祯难掩喜悦,连连发出赞叹。

历史没给张煌言真正的机会,如今遇到他必成幸运儿。

崇祯心头记下了张煌言,这年轻人按理笔试应该不会差,随便怎么也要给个进士,即便数日后放于一甲,他都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