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大明会堂里阅卷氛围忙碌且井然有序,内城原京营驻地的兵科武试也热闹非凡。
兵科笔试放在了第一批,中途已休息两日,考生们精神饱满却也难免多多少少紧张。
这次的兵科武试由卢象升主持,在京军委大佬全部参加,从第六军、锦衣卫、东厂等机构抽调的考官们严阵以待。
“陛下驾到......”
就快进入正辰时,向考生重申考试规则期间,当今天子一行出现在了校场。
“臣等拜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平身!”
崇祯一身戎装,迈着四方步登上点将台,随行锦衣卫快速围于台子下方。
由军委首席大臣兼天子红人主持本就规格超高,皇帝又亲临现场,考生们沸腾了。
本场武举连续考三天,每天考什么项目分得明明白白,而且所设科目不同于以往,官方早就在报纸上公布过。
四千余学子难掩心中激动,生平第一次见到皇帝,那可是贡士殿试时才享有的荣誉啊,就算落榜也够他们吹嘘很久了。
“中原侯!”
“臣在!”
“传朕旨意,让诸位考生认真考,不要有任何紧张情绪,朕不训话不作任何指示!
今日只带眼睛耳朵,卿等按部就班即可!”
“臣遵旨!”
望了望桌上放着的座钟,卢象升定了定身形,拿起扩音筒大步走到台沿:
“陛下有旨,诸位考生切莫惊慌,尽管发挥出最佳水平,现在本侯命令,丁丑年春闱兵科武试正式开考!”
“遵命!”
“......”
数十礼官将命令传播,没多久四千多人就被分成了若干拨。
此处原京营驻地可是能容纳十万人的营地,校场非常宽大,横竖都有三到五里地。
场中部分区域早已用石灰粉洒出七八个椭圆形大圈,显然是为负重跑步而设。
围绕校场一周最大那个圈,则用于明后日骑术考试。
某些区域已摆好各种擂石等器材,无数考官各就各位,以保障数千人应试需求。
按照本次考试安排,今日为负重十里跑步、举擂两项测试,且同时举行。
考生随机划分科目,即考完某一项后,再考另外一项。
明日上午为扔铅球,下午及后日均为骑术,但不射羽箭。
这些科目设置较为简单,均属基本体能,少了所谓百步穿杨及人与人之间的擂台对决。
随着火器不断发展,射箭与武术要求已不再那么重要,仅作为考生某一项特长。
“本官宣布,跑道一圈为一里,尔等需跑步十圈!
本项以时限评判成绩,每人负重二十斤,用时越少成绩越高,反之则不然!
各人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速度,尔等是否明白?”
“明白!”
“来人!”
“属下在!”
“速速发放背包及号码牌!”
“得令!”
离台子最近的一跑道起点处,主考官重述着规则。
六十名考生纷纷背上背囊,将号码牌别在胸前。
李信今日感觉不错,他拿到了编号为“01”的布牌,这便是报纸上推广的天方数字。
既然是首屈一指寓意不同凡响,李信信心满满,暗自下定决心争取拿到本场第一。
“速速准备,本官敲锣即开始!
预备,一、二、三,哐......”
随着铜锣敲响,六十名考生快步跑出。
其余几处跑道也相差无几,都开始了争先恐后。
看着场中争夺架势,台上的崇祯笑而不语。
在设置这跑步规则时,他与卢象升等军中人士反复权衡。
后世部队里十公里负重越野完全家常便饭,包括禁军各部都以此为标配。
但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身体素质,加上并未入伍,搞搞五公里场地负重就可以了。
而且今年兵科不允许将士报名,对于军中优秀人才未来应该去军事学堂,这回只针对民间。
“方兄,别跑那么快,保存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