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家境贫寒且清正严明者,日子就不好过了。
远的不提,就拿本朝来说,拖欠俸禄再正常不过,过去没钱的官员还要向商贾借贷。
那些商贾明面上属于民间人士,实际背后还不是与大员或勋贵千丝万缕,有的借贷行直接便是勋贵高官们开设的。
久而久之贫困官员借了新债还旧债,哪怕是清官也往往不得已走向贪腐之路,都是曾经公开的秘密。
“管子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北周名臣苏绰也说过,夫衣食至微,其事至要,善为政者,必先足其衣食,然后教化之!”
天子信口便是古训,文武百官没几个比皇帝读的书少,这些名言自然知晓。
谁也不是圣人,用什么君子的所谓绝对操守鞭策自身,根本就是条行不通的死胡同。
要让马儿跑,得让马儿吃草,有时还得添加点豆豉精料,不然跑起来也没力气啊。
“想想我朝于谦、轩倪、陈有年、海瑞等先贤,一生清贫从不贪腐,只想为大明默默付出,其品德值得高度赞扬!
然出现此等先贤也是朝廷之过啊,大明没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俸禄,甚至连生病也无钱医治,这是大明之耻矣!”
是的,天子说得一点无错。
那些道德败坏的官员富得流油,而坚持操守者却常常受到挤压,还过得贫困不堪,完全算得上大明的耻辱。
归纳起来不外乎就是朝堂太过黑暗,所有制度不明朗,没有体现公平公正性。
“故朕以为内阁奖金划分极其公正,然在朕看来,额度还是偏少,应该至少翻一倍!”
孙承宗猛地抬头,钱龙锡、毕自严、李邦华、文震孟、冯英等参与制定者无不为之一愣。
自从天子两次提薪后,已较万历年间张居正新政确定的俸禄高出约五成。
去年发真金白银,今年发行纸币后领取大明通宝,那东西可不像宝钞那般废纸一张,而是实实在在的交易货币。
现如今俸禄虽还未完全恢复到太祖时期标准,但出行车马等开支早都纳入报销范畴。
需要自己花钱聘请的师爷也不存在了,早已由吏部按编制入列,称之为秘书,凡从七品以上官员均予配备。
尚处于内阁审核的《百官俸禄暂行条例》,还未到上呈给天子那一步,如今天子这么一说,相当于给条例细则也作出一定启发。
“朕完全认同按品级、贡献程度定出的比例,奖金应占年俸标准一成至三成之间!
年生好则多发,反之则少发,但必须要有!
除非年度财政极其困难,或是某衙门严重不作为,此乃激励百官之体现,值得推广全国!”
听到这话,臣子们心中大喜。
天子有时骂人归骂人,但还是很体恤百官的。
“内阁诸公何在!”
“臣在!”
“朕有言在先,奖金标准须制定详细条款,在《百官俸禄暂行条例》中充分体现!
为避免中枢衙门与地方各级不顾事实滥发奖金,可视其为滥用职权,尽心尽力之官值得褒奖,浑水摸鱼者朕绝不允许!”
“臣等谨记!”
天子态度很明确,他老人家给钱会给得合情合理明明白白,想借机敛财那可不行。
当然,各项律法条例也在不断推出,衙门只会越来越清明,但谁也不敢保证是否存在贪腐。
崇祯做不到凡事绝对,只能利用律法与监督机制来管束。
“传朕旨意,今岁年终奖按此文书数量翻一翻,明日内发放到京师百官手中!
后日所有在京文武到大明楼用午膳,之后诸卿筹备年货好生放松,准备来年大干一场!”
“臣等遵旨!”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年关最后一次朝会,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结束。
大明所有气象蒸蒸日上,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崇祯相信,文武百官们也深信,只要上下齐心持续奋斗,大明未来必定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