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便是年。
京师各级官员都得到年终奖,多与少完全另外一回事。
大明还没任何天子向臣子集体发过红包,其意义非同一般,以至于对节假日各衙门轮流值班一事,都觉得毫无违和感。
秦良玉、洪承畴、范景文、郑芝龙、王业浩、陈新甲、黄蜚等入朝官员被留在京师过年。
之前关于西征、西南、北征、南征四个都督府的相关战略规划已大差不差。
崇祯不忍心让他们春节都要加班,便让大员们该放松放松,还时不时召进宫小酌几杯。
郑芝龙这回随范景文进京,京师所见所闻让他如沐春风,两父子分别快一年后终于相见。
他到京师这段时日心情大好,朱成功深得太子喜欢,成为全天下陪太子读书的第一人。
曾经的属下甘辉于辽东一役未被封爵,不过晋升成了少将,担任大明水师山东支队总兵官。
郑芝龙非常清楚,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天子绝非过去多年那种刻板之君。
自己前后捐了一千多万两,多半产业入股皇家集团重组,占得股份不足百分之三,兵力及船只也被朝廷稀释掉很大一部分。
但他一点不觉得吃亏,现各项装备、舰船在不断升级更新,将士早已告别散兵游勇,战斗力不减反增,皇帝对他充分信任。
他郑芝龙只要再努一努力,封侯拜将绝无问题,死心塌地跟着天子,未来再去海外打出一片天地,前途无量啊。
正月初又降了一场大雪,京畿地区冬旱再度缓解,给崇祯十年开了个好头。
“皇爷,李指挥使求见,说南洋有重大消息!”
“哦,快传,去东暖阁!”
“遵旨!”
正在坤宁宫里陪家人的崇祯一愣,向莺莺燕燕及孩子们打了个招呼,大步朝暖阁而去。
昨晚与秦良玉等进京文武、内阁诸公喝了不少酒,他还亲自下厨弄出火锅大餐,臣子们受宠若惊,吃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今日与老婆孩子闲聊家常,顺便谈了些报社和后宫诸事,只能回来再继续聊了。
“启禀陛下,唐王、襄王有联合奏报!”
“呈上来!”
接过李若链递上的奏本,看着看着崇祯不由嘴角上扬。
“二王动作够快,哈哈哈......于国内真是屈才矣!”
“臣深以为然!”
放下奏本点了点头,崇祯问道:
“若链,你怎么看?”
天子称呼得如此亲近,李若链大感受用,连忙作揖道:
“回陛下,年关前臣与王同知、张佥事等人筹划,南洋军区虽已在巴达维亚立足,然臣等一致认为人员编制偏少。
为此我等决定扩编南洋军区至五个千户七千人,此事已报请中原侯及孙、李、范三位学士。
现两位藩王已提前取得实质性战果,后续事务繁多,加上琉球、日本两地诸事,臣以为事不宜迟,应提前实施!”
“嗯,”崇祯点了点头。
年前王国新从海外带回一系列消息,琉球国内出现动荡,日本那边也如一盘散沙。
只要大明愿意,随时可以出兵攻伐两地。
按照部署进程,安南之战将于今年八月上旬发起,雨季结束便一鼓作气拿下阮氏王朝。
孙之沆的南洋军区除了给藩王们提供情报,还要防范西夷蛮子,人手确实捉襟见肘。
吕宋方面朱聿键他们干成了这样,绝大部分藩王也先后于各处登陆,需要朝廷统一监管。
琉球、日本战事早迟会干的,可以先放一放,南洋地区该锦衣卫与水师扩大动作了。
“王大伴!”
“去把内阁诸公、军机大臣、来京各都督府文武、王国新、张同敞全部给朕请过来!”
“奴婢遵旨!”
接到天子临时召见,一众臣子略感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