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真被他勾起了好奇心。
“柳大哥送什么了?让你这越王殿下亲自闭关?”
“海图!还有好多好多航海的玩意儿!罗盘、牵星板、沙漏、甚至还有他们船队观测天象、测算航路的数据记录!!”
李泰的胖脸上满是兴奋的光彩。
“柳大哥说了,岭南出海那条线,不能光指望他一家摸索,咱们皇家也得有自己的眼睛和脑子!这不,就托付给我了!”
李承乾这下是真的惊讶了。
他知道柳叶对海外航路的重视,也隐约知道柳叶似乎和父皇母后达成了某种默契,支持李泰捣鼓些“杂学”,却没想到动作这么快,连王玄策的原始数据都送来了。
“走!皇兄,跟我去武德殿瞧瞧!保管你大开眼界!”
李泰不由分说,拽起李承乾的胳膊就往外拉。
李承乾被他拽得一个踉跄,看着弟弟那不容拒绝的兴奋劲儿,再看看案上那份刺眼的名册,心中一动。
也好,去散散心,总好过在这里胡思乱想。
他顺手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大氅披上。
“慢点,慢点!”
兄弟俩顶着凛冽的寒风,穿过重重宫阙,来到位于宫城一隅,相对僻静的武德殿。
殿内灯火通明,与东宫的庄严肃穆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堆满了奇奇怪怪物件的工坊。
殿中央,一张巨大的桌案占据了显眼位置。
上面铺开的,并非李承乾熟悉的舆地图,而是一张绘制在厚实皮纸上的巨大海图!
图上线条纵横,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符号、数字和文字。
渤海、黄海,倭国诸岛,琉球…甚至更南面,用虚线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桌案周围,还散落着几卷稍小的图卷。
桌案一旁,立着一个木架,上面固定着大小不一的几个罗盘,还有几块刻着复杂星宿符号的乌木板。
地上放着几个用于计时的铜壶滴漏和沙漏,旁边散落着算筹和写满算式的纸页。
七八个穿着越王府服饰的属官和书吏,正围在海图旁,有的低声讨论,有的拿着尺规在图上比划,有的埋头记录。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皮纸的味道和一种专注的气息。
“殿下!”
见李泰带着太子进来,众人连忙起身行礼,脸上都带着熬夜的疲惫。
“免礼免礼!都忙你们的!”
李泰摆摆手,拉着李承乾直奔那张大海图。
“皇兄,你看!这是我们现在主攻的图!综合了柳大哥给的历代资料、王玄策他们实测的数据,还有我们这段时间的演算!”
李泰指着图上一条用朱砂标注的,从登州附近延伸向倭国的曲折航线。
“这是王玄策他们实际走过的路!你看这里,标注的风急浪高,船队散,对应的是他们第二次返航时遇到的那场大风”
“数据很详细,风速、浪高、船只颠簸角度都有记录!”
“我们正在推算,如果当时船队位置偏南一点,或者提前半日过这片海域,能不能避开……”
他又指向倭国南面一片,画着许多小漩涡和礁石符号的区域。
“还有这里!王玄策信里提过,暗礁密布,洋流紊乱。”
“我们根据他传回的零星观测和古海图碎片,结合星象定位和潮汐规律,正在尝试构建更清晰的海底地形模型……”
他拿起旁边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纸。
“喏,这是用算筹推演洋流交汇的几个可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