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十九日的晨光,温柔地洒在灵州城的黄河岸边。
往日里飘扬的西夏旗帜,已被缓缓降下。
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面鲜艳的赤红旗。
那是大乾军的旗帜,在晨光中猎猎作响。
嵬名察哥麾下的士兵们,此刻正列队站在黄河岸边,第一次唱响了大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大乾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声虽略显生涩,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朝气。
这些曾经的西夏士兵,脸上不再有往日的疲惫与迷茫,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从今天起,自己不再是为苟延残喘的西夏卖命,大乾教导员们宣传的那些“不杀不辱、发放路费”的承诺,也让他们彻底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嵬名察哥站在队伍前方,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
他转头望向黄河,河水奔腾不息,见证这一刻的变迁。
灵州城内,大乾军士兵与百姓们友好地交流着。
士兵们向百姓讲解大乾的政策,百姓们则热情地为士兵们端上茶水、送来食物。
曾经因战乱而紧绷的氛围,如今被和平与希望取代。
灵州的新生,不仅标志着西夏第二道防线的彻底崩塌,更向天下证明了大乾“招抚为主、武力为辅”策略的成功。
灵州诏安后,大乾军马不停蹄,迅速制定攻打西夏都城兴庆府的作战计划。
四路大军各司其职,围绕姜齐圣旨中的“围歼兴庆府守军、平定西夏全境”为目标,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战术布局,每一步都精准指向西夏的致命弱点。
关胜作为此次战役的总指挥,亲自率领主力部队承担主攻任务。
他的部队经过韦州、灵州两战的锤炼,士气高昂,且配备了大量火炮、投石机等重型武器,这些正是攻克兴庆府坚固城墙的关键。
关胜的战略意图很明确,以强大的火力压制兴庆府守军,撕开城墙缺口,为后续部队入城扫清障碍。
同时,他还制定了梯次进攻策略,先以炮兵部队轰击城墙,再派步兵突击队冲锋,最后由重甲骑兵跟进,确保一旦打开缺口,就能迅速扩大战果,不给守军喘息之机。
孙安率领的中路军,往兴庆府而去。
一是作为攻城主力,配合关胜军进攻兴庆府。
二是在兴庆府得手后,立即率军扫荡西夏全境,肃清残余势力。
为了兼顾攻城与后续扫荡,孙安对部队进行了调整。
挑选精锐组成攻城先锋,配备云梯、炸药包等攻城器械。
其余部队则作为后备力量,携带足够的粮草与军械,随时准备转战各地。
杨金豹与杨志率领的一万五千杨家军,承担着牵制外围、阻断增援的重要任务。
兴庆府外围仍有少量西夏残军驻守,若这些残军在攻城时增援城内,将给大乾军带来不小的麻烦。
因此,杨家军到达兴庆府之后,并未直接参与攻城,而是选择从兴庆府西侧迂回,在贺兰山与兴庆府之间的要道上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