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突破防线(2 / 2)

半天时间内,郝思文部便歼灭贺兰山山口的驻守敌军,控制了这两处关键通道。

随后几天,郝思文麾下官兵们顶着烈日,在山口构筑防御工事,将投石机架在山顶,可覆盖山口下方的整条通道。

小型火炮对准山下的必经之路,炮口随时待命。

士兵们在山口两侧挖掘战壕,布置连弩与轰天雷。

每当有西夏军的侦察骑兵靠近,山顶的大型连弩便立即射击,将其射杀在山口之外,贺兰山的西逃之路,被彻底堵死。

当贺兰山被封、韦州失守的消息传入西夏都城兴庆府时,原本还算平静的朝堂,瞬间被恐慌笼罩。

议事大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大臣们苍白的面容,往日里争论朝政时的意气风发,早已被焦虑与不安取代。

“大乾军连破两道关口,如今已兵临灵州,贺兰山又被堵死,咱们连西逃的路都没了!”一名老臣拄着拐杖,声音颤抖地说道,话语里满是绝望。

他的话像一颗石子,在大臣们心中激起千层浪,此前李乾顺被俘后下落不明,西夏本就群龙无首,如今军事上接连失利,更是让众人失去了主心骨。

有的大臣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捻着朝服的衣角,眉头紧锁。

有的则焦躁地在大殿内来回踱步,时不时叹息一声。

还有的年轻大臣,脸上满是慌乱,眼神躲闪,显然已乱了方寸。

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烛火燃烧的“噼啪”声,与大臣们沉重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陛下被俘,防线崩溃,咱们该怎么办啊?”一名大臣终于忍不住,高声问道,声音里带着哭腔。

在大乾军的步步紧逼下,西夏早已没了往日的底气,如今连该如何应对都成了难题。

就在朝堂陷入混乱之际,一名身穿紫色朝服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深吸一口气,沉声道:“诸位大人,事到如今,咱们不能再自欺欺人了。大乾军势不可挡,再抵抗下去,只会亡国!”

他的话一出,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大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这名大臣顿了顿,继续说道:“咱们此前俘虏的赵佶等人,不如将他们送到大乾军帐下,向大乾求和,或许能保住西夏的半壁江山。”

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内炸开。

不少大臣先是一愣,随即纷纷附和:“对啊!赵佶是前宋的皇帝,大乾说不定会在意他的安危!”

“只要能保住西夏,送出去一个俘虏又算什么?”

“总比亡国要好啊!”

附和的大臣们,大多是文官与地方豪强代表,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的家族利益与财产,一旦西夏亡国,他们多年积累的财富与地位将化为乌有。

在他们看来,送赵佶求和,是“牺牲一人,保全众人”的无奈之举,也是眼下唯一的“保命之策”。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不少人的附和,西夏内部的投降情绪,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