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剑指西夏(2 / 2)

郝思文部的行军最为艰难,为了避开西夏军的侦察,官兵们白天隐蔽在沟壑中,忍受着蚊虫叮咬与烈日暴晒。

夜晚则借着月光疾行,在无人区中穿梭。

无人区里的水源极为稀缺,士兵们常常需要互相分享水壶里的水,甚至用露水解渴。

“贺兰山是西夏西逃的唯一通道,咱们必须守住!”郝思文不断鼓励士兵,凭借着顽强的意志,部队在荒漠与山地中艰难推进。

从九月二日至九月八日,大乾军三路大军同步推进,快速扫清沿途障碍,逐步逼近西夏的三道防线,西北的战局愈发紧张。

关胜率领中路军一路北上,沿途遭遇多股西夏小股敌军袭扰。

这些敌军依托地形,采取游击战术,试图拖延大乾军推进速度。

关胜采取速战速决策略,遇到袭扰时,立即派出骑兵分队迂回包抄,歼灭敌军主力。

同时留下少量兵力清扫残敌,主力继续推进。

短短六天内,关胜部便肃清了怀州至韦州沿途的所有据点,歼灭敌军万余人,缴获的粮食堆满了临时补给点,此时的韦州城,已近在眼前,大乾军的先头部队甚至能看到韦州城墙上的西夏旗帜。

孙安率领东路军穿越固原山地,这里山高谷深,道路狭窄,西夏军在此设置了少量哨所。

孙安部采取夜间突袭战术,趁着夜色拔除哨所,悄无声息地穿越山地。

九月八日,部队终于抵达黄河东岸附近,远远能看到西岸鸣沙河渡口的西夏军碉堡轮廓,碉堡上的旗帜随风飘扬,床弩与投石机的身影隐约可见。

孙安立即下令部队隐蔽,派出斥候勘察渡口地形与西夏军布防,士兵们开始就地挖掘战壕,准备与西夏军展开对峙。

郝思文部在商队向导的带领下,避开西夏军的侦察范围,先过会州,再渡黄河支流,最后穿越一片广袤的沙海。

沙海中风沙弥漫,能见度极低,士兵们常常需要用布条蒙住口鼻,在沙丘中艰难跋涉。

同样在九月八日,部队终于抵达贺兰山脚下。

贺兰山山势陡峭,山口狭窄,确实是堵住西夏西逃的关键闸口。

官兵们望着陡峭的山口,心中明白,只要守住这里,西夏军就再也没有西逃的退路。

郝思文立即下令在山口两侧构筑防御工事,架设连弩与轰天雷,以及携带的小型火炮。

至九月八日,大乾军三路大军已完成对西夏三道防线的外围包围。

关胜部逼近第一道防线韦州,孙安部抵达第二道防线鸣沙河对岸,郝思文部扼守贺兰山,切断西夏西逃退路。

西夏依托三道黄河防线虽仍在抵抗,却已陷入大乾军的合围之中,一场决定西夏最终命运的攻坚战,即将在黄河之畔打响。

同时,种冽防线前移,从函谷关,挪到了凤翔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