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紧去找!”孙安双眼一瞪,暴喝道,“要是找不到,老子砍了你!”
“是!”项充立即领命。
“回来,他们怎么跑的?”
“看守监牢的是降兵!”
“砍了!那等废物留着作甚!”
两日之间,探马四出,结果,从府衙中的密道去追,一路到了城外破庙,嵬名令公和王庆二人竟是全无痕迹。
无奈之下,孙安只得向关胜请罪。
五月二十四日,长安的晨光刚洒满朱雀大街,府衙门口已聚集了不少百姓。
今日是洛阳派来的裴宣正式接管长安府衙的日子,也是长安从“军事控制”转向“行政治理”的关键节点。
裴宣身着官袍,手持朝廷颁发的印信,在孙安等将领的陪同下走进府衙。
他面容沉稳,目光锐利,此前在梁山时期便以公正严明闻名,此次受命治理长安,更是肩负着稳定民心、重建秩序的重任。
尤其,裴宣之前也是因为长安蒙冤入狱,这次,对于裴宣来说是衣锦还乡,报仇雪恨!
进入府衙后,裴宣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府内原有吏员与大乾军派来的协助人员,明确核心职责:“即日起,府衙的首要任务有三:一是接管鱼鳞册、户籍档案与各类物资,确保长安的‘家底’清晰;二是肃清残余敌对势力,排查潜伏的西夏探子与乱兵,保障百姓安全;三是统筹军事、政治、经济各项工作,让长安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当天午后,裴宣便命人在府衙门口、四门城楼、市集等显眼位置张贴公告,公告内容简洁却极具分量:“大乾接管长安,即日起,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店铺资产、书生文人的书籍文稿,保障全体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凡遵守大乾律法者,无论此前身份如何,皆一视同仁;若有残余势力作乱,必严惩不贷。”
公告一经张贴,便引来了百姓的围观与热议。
一名绸缎庄的老板看完公告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以前还担心店铺会被乱兵抢走,现在有了官府的保障,终于能安心做生意了!”
一名老秀才激动地对身边人说:“大乾连我们这些读书人的文稿都保护,看来是真的想好好治理长安啊!”
裴宣的公告如同一颗“定心丸”,迅速稳定了长安社会各界的情绪,为后续行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月二十五日清晨,长安府衙正式“开衙解印”,衙门口的鼓声响了三通,宣告着长安的行政体系已初步搭建完成。
府衙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工商业四个主要部门,每个部门都由经验丰富的官员负责,各司其职,却又协同配合。
长安府衙民政部门的办公房内,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案桌上,堆积如山的户籍档案与鱼鳞册整齐排列。
几名身着青色官袍的民政官员正埋首工作,手中的毛笔在纸上快速记录,不时停下来核对档案中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