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孙安麾下两名士兵合力将一面赤红旗插上长安钟楼顶端时,古老的城墙在阳光下泛着新的光泽。
钟楼上的铜钟虽未敲响,却仿佛已将“长安归大乾”的消息传遍全城。
这座落入西夏之手的古城,终于迎来了新生。
钟楼之下,孙安正手持舆图,对麾下将领下达布防命令,声音清晰而坚定:“长安刚经战火,残敌可能潜伏在城内各处,各部务必严守职责,既要防敌破坏,更要护民安全!”
命令下达后,各部迅速行动,按预定计划完成分区布防。
樊瑞部即刻接管东、南、西、北四门。
士兵们在城门内侧搭建临时岗亭,外侧设置拒马与哨卡,对进出人员进行登记盘查。
樊瑞亲自巡查各门,叮嘱士兵:“对百姓要温和,对可疑人员要仔细,绝不能让残敌混出城外,也不能无故刁难百姓。”
李衮部直奔粮仓与军械库。
粮仓是长安百姓的“粮袋子”,李衮命人在粮仓周围挖掘浅沟,布置巡逻哨,每半个时辰换岗一次,同时抽调二十名士兵,协助此前潜伏在此的朱富清点粮草,确保账目清晰,为后续粮草分发做准备。
军械库则由精锐士兵驻守,武器出入需经李衮亲自签字,严防遗失或被窃。
项充部进驻府衙、驿站等场所,尤其是监牢,对于嵬名令公和王庆的看守,格外严防死守,生怕二人跑了,难以尽全功。
士兵们首先对府衙内的文书档案进行整理保护,将户籍、赋税、土地等重要卷宗分类存放。
随后清理府衙内的残余杂物,打扫庭院,为后续大乾官员入驻做好准备。
项充特意强调:“府衙内的一草一木都不能损坏,尤其是那些写着字的纸片片,都给收拢好,咱们是不知道哪个有用,留给后面的大头巾们头疼去!”
孙安直属部队则承担起核心区域的巡逻任务。
朱雀大街、钟楼周边、坊市等地,随处可见身着赤红色铠甲的大乾军士兵。
他们两人一组,十人一队,步伐稳健地穿梭在街道上,遇到散落的砖石便弯腰清理,看到被战火损坏的房屋,便找来木板、茅草,帮百姓临时修补屋顶。
最让长安百姓动容的,是大乾军严明的纪律。
夕阳西下时,部分士兵因尚未找到合适的营房,便直接在街头露宿,有的靠在墙角,裹着单薄的披风闭目休息,有的坐在台阶上,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就着冷水充饥。
附近的百姓见状,纷纷打开家门,邀请士兵到家中暂住。
但是,都被士兵们婉言拒绝:“老乡,不用麻烦您,我们在这儿挺好,不能打扰百姓的生活。”
“这?”
“不一样,真是不一样!”
“不说那些西夏蛮子,就是跟之前的大宋兵马,也不一样!”
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天傍晚,不少临街的商户便悄悄打开店门,摆出少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