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档案是长安百姓的‘根’,绝不能出半点差错!”民政主事一边翻阅一本泛黄的户籍册,一边对身边的官员说道,“西夏统治时,不少档案被篡改或遗失,咱们必须逐一核对,为后续的冤案重审打下基础。”
官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将户籍档案按坊市、村落分类,标注出有争议或记录模糊的条目,有的则整理鱼鳞册,核实土地归属,排查被西夏官员强占的民田,还有的专门负责登记百姓的申诉诉求,将提前收集到的冤案线索整理成册。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大部分档案已整理完毕,案桌上的卷宗分类清晰,每一本都贴好了标签,方便后续查阅。
与此同时,府衙大门外的空地上,几名工匠正忙着搭建“鸣冤鼓”的架子。
“鸣冤鼓一设,百姓们就有地方申诉冤屈了!”
午后,鸣冤鼓正式搭建完成。
裴宣亲自来到府衙外,对着围观的百姓高声宣布:“即日起,凡长安百姓有冤假错案,皆可前来击鼓申诉,我等定会秉公审理,还大家一个公道!”
百姓们闻言,纷纷欢呼。
教育部门则迅速推进学校恢复工作。
官员们走遍长安的大小学堂,清点校舍与教具,组织夫子返校。
对于因战火而损毁的学堂,他们临时调配资金,安排工匠进行修补,对于家中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还出台了“免费入学”的政策。
短短两天内,长安城内的二十余所学堂便陆续开课,孩子们的读书声再次回荡在街头,让这座古城充满了生机。
财政与工商业部门则联手保障民生供应与市场秩序。
财政部门从粮仓调拨粮食,在城内设置多个“平价粮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粮食,防止粮商囤积居奇,工商业部门则组织工匠修复城乡道路,打通粮食、蔬菜运输的“绿色通道”,确保城外的农产品能顺利运入城内。
同时,他们还对市集进行整顿,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的行为。
长安府衙的高效运转,意味着大乾王朝在长安的统治已初步稳固。
这种快速的政权过渡,不仅让长安百姓尽快摆脱了战后的混乱,更向天下展现了大乾王朝的治理能力,从军事攻坚到行政建设,大乾军与官员们无缝衔接,用务实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一改之前天下人对姜齐这个山大王的印象,正式将其看作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君主!
裴宣站在府衙的书房内,看着窗外恢复生机的长安街头,心中满是感慨。
此次回到长安,先公后私,在理清楚长安政事之后,开始寻找之前的贪赃枉法的知府,最后,总算是找到了,结果,那知府住处此时已经是一片废墟。
“大人,那知府在西夏入城时,也曾奋力抵抗,结果,全家无一幸免,死在战乱之中……”
老翁弯着身子,对裴宣低声道。
“唉!”裴宣一手轻捋胡须,闭眼长叹一声,“也罢!此人为官不行,倒也为国颇忠,算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