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立木建信(1 / 2)

张海山被纪委叫去谈话的消息,如同在清江街道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原本就微妙的气氛瞬间变得凝滞,各种猜测和私下议论在所难免,但表面上,整个街道的运转却呈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守着杨国威书记“坚守岗位、不信谣不传谣”的要求,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聚焦在主任办公室的方向。

江辰深知此刻的敏感。他比平时更早到办公室,更晚离开,处理公务一丝不苟,神情一如既往的沉稳。他既没有因为对手陷入麻烦而流露出任何志得意满,也没有因为局势突变而显得焦虑不安。他严格按照杨国威的安排,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张海山原先分管的城建、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日常督导中,确保工作不断档、不混乱。

对于清江实业公司,他绝口不再主动提及,仿佛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暂时由书记直管的工作领域。但在一次听取城建办关于近期工作汇报时,他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对于街道下属的各类资产和项目,包括那些历史遗留的、暂时停滞的,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清晰的台账,这是规范管理的基础。”

赵强心领神会,知道这是江辰在不动声色地推动对清江实业及其关联问题的梳理。

这天下午,江辰带着李莉,再次来到了社区服务中心。他没有提前通知,到达时,中心里依旧是人头攒动。

王主任看到江辰,连忙迎了上来,眼神中带着询问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显然,街道的风波也已经传到了这里。

江辰没有谈论任何关于张海山的事情,而是像往常一样,仔细查看各个服务窗口的运行情况,与排队等待的居民随意交谈,询问他们办理业务是否方便,对服务有什么意见。

一位正在办理老年证的大妈认出了江辰,拉着他的手说:“江主任,咱们那个服务中心升级的事儿,还有戏吗?我们可都盼着呢!”

旁边几位居民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同样的关切。

江辰看着那一张张带着期盼的脸,语气温和而肯定:“大家放心,项目还在积极争取中。街道一定会尽最大努力,推动这件事。就算有再大的困难,只要是对大家有利的事,我们都不会放弃。”

他没有做出任何不切实际的承诺,但坚定的话语和沉稳的态度,给焦虑的居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离开服务中心时,王主任送他们到门口,终于忍不住低声问了一句:“江主任,街道那边……没事吧?”

江辰停下脚步,看着她,平静地说:“王主任,做好你手头的工作,服务好来这里的每一位居民,就是对你、对我、对街道最大的支持。其他的,相信组织会有公正的处理。”

王主任怔了一下,随即用力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江主任。”

几天后,区纪委的调查似乎还在进行中,未有明确结论传出。但街道内部,一种新的风向开始悄然形成。

之前一些对江辰持观望甚至抵触态度的人,发现这位年轻的主任在风波中不仅没有被打倒,反而愈发显得沉稳干练,处理各项事务井井有条,对民生项目的推动也始终没有放松。尤其是他面对居民时的那份真诚和担当,与张海山之前遇事推诿、热衷关系形成了鲜明对比。

更重要的是,杨国威书记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在一次小范围的工作碰头会上,不再提及“稳定压倒一切”,而是强调“依法依规办事”和“勇于担当作为”。在讨论一些之前因张海山阻挠而停滞的工作时,他明确表态支持江辰的意见,要求相关部门加快落实。

立木建信,贵在言行一致,贵在危难时不改其志。江辰用他这段时间的实际行动,逐渐在清江街道树立起了威信。

这天,江辰接到了区政府办公室的通知,让他参加一个关于近期重点工作的座谈会。当他走进区政府会议室时,发现主持会议的,竟然是常务副区长周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