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数据的解析(1 / 2)

王磊的葬礼与归来的荣光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堡垒中激起的涟漪尚未完全平息,另一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至关重要的战役,已经在堡垒最深处的技术中心与医疗实验区内悄然打响。

陈雪几乎没有任何休息。在将重伤员妥善移交,并参加了简短的哀悼仪式后,她便带着从“死亡禁区”拼死带回的海量数据存储设备,一头扎进了技术中心的核心服务器机房。这里配备了“守望者”所能建造和维护的最强大的计算阵列,是解析那些来自旧时代科技巅峰遗迹信息的唯一希望。

机房里灯火通明,服务器运行的嗡鸣声不绝于耳。陈雪的眼睛因为缺乏睡眠而布满血丝,但眼神却锐利如鹰。她的身边,是由堡垒最顶尖的程序员、密码学家和数据工程师组成的临时攻坚团队。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混合着极度疲惫与高度兴奋的神情。

他们面对的数据,庞大、混乱且损坏严重。“守护者”系统崩溃前最后的强制下载,如同从一座即将沉没的图书馆里胡乱抢救出大量残破的书籍,其中夹杂着大量无法识别的乱码、损坏的文件碎片以及“净世会”设置的重重加密壁垒。

“优先目标:分离并重组所有与‘抑制血清’相关的数据包!”陈雪的声音沙哑却不容置疑,她的双手在多个虚拟键盘和全息投影界面上飞快操作,如同一位在数字海洋中驾驭风暴的船长,“其次是那颗蓝色结晶的能量频谱和结构分析数据!最后,筛选所有标记为‘净世会’、‘彼岸计划’、‘人员’、‘据点’的关键词信息!”

命令下达,技术团队如同精密的齿轮般高速运转起来。

破解加密,修复损坏,比对碎片,重建逻辑……每一项工作都极其耗费心神。屏幕上,无数代码如同瀑布般流淌,复杂的解密算法不断运行,时而成功突破,获取到珍贵的完整文件,时而又陷入僵局,只能无奈地标记为“待处理”。

时间在键盘敲击声和服务器嗡鸣中悄然流逝。一天,两天……

陈雪几乎住在了机房,依靠高浓度的营养液和短暂的强制小憩维持精力。她不仅要指挥团队,更要亲自处理最核心、最棘手的加密数据。那些由“净世会”设置的、融合了生物信息学和量子加密技术的防护壁,其复杂程度远超想象。

与此同时,在严格隔离的医疗实验区内,苏婉和吴教授也带领着各自的团队,对尸体样本进行着初步分析。

苏婉的团队重点研究“始祖病毒”原始样本。在最高级别的生物安全柜内,那幽蓝色、仿佛拥有生命般微微蠕动的液体,在精密仪器的检测下,逐渐揭示出其恐怖的本质——极其复杂的基因结构,超乎想象的突变速率,以及对神经组织近乎完美的靶向攻击性。每一份分析报告,都让研究人员感到心惊肉跳。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之前未曾注意到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敏感性,这或许与“亚当”的能量形态有关。

吴教授则负责主导对那颗蓝色结晶的初步物理和能量特性分析。结晶被放置在一个特制的、多重屏蔽的能量探测场中央。初步扫描结果令人震惊——它并非已知的任何物质形态,其内部能量循环方式完全违背现有物理定律,处于一种极度稳定却又蕴含无穷潜力的“静止”状态。任何尝试深入探测的能量束,都会被它以一种无法理解的方式“滑开”或吸收,无法获取其核心数据。

“这东西……就像是个完美的能量黑洞,又像是一颗沉睡的种子。”吴教授看着探测仪上那些近乎平坦、毫无波澜的读数,眉头紧锁,“我们无法理解它,更别说利用它。强行刺激的风险……无法预估。”

第三天凌晨,技术中心机房内。

陈雪猛地从短暂的瞌睡中惊醒,她面前的屏幕上,一个极其复杂的、由多重加密保护的独立数据包,终于被成功解锁!

数据包展开,里面是大量结构式图纸、分子式、化学反应流程、生物培养条件以及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和注释——正是“曙光”抑制血清的完整制造流程与理论模型!

“找到了!”陈雪的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她立刻将数据同步给苏婉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