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全华夏一起做饭(1 / 2)

三天后清晨,陆远蹲在临时搭起的露天灶前,手里的铁锅还带着昨夜陈守业擦过的余温。

他身后支着块褪了色的蓝布帘,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露出后面站得整整齐齐的传火者——陈守业攥着自家豁口铁锅,盲眼老妇用指腹摩挲着锅沿的铜钉,聋哑夫妇正对着镜头比划出“吃饭”的手势,最边上那个举着铝制饭盒的小学生,昨天刚跟着奶奶学会煮鸡蛋。

“陆老板,设备好了。”扛摄像机的小伙子擦了把汗,手机支架被晨露打湿,镜头上蒙着层薄雾。

陆远伸手抹了把,倒影里自己额前翘起的碎发还沾着炒完宵夜的油星——这才对,他想,要让看视频的人觉得,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仪式,就是隔壁老陆蹲灶头唠嗑。

“三、二、一——”

陆远清了清嗓子,后颈突然被人戳了下。

回头见陈守业举着颗水果糖,糖纸都被攥出褶子了。

“昨儿小孙子给的,说录视频要甜着点。”老头耳尖发红,“我、我没别的意思啊,就觉着你说话的时候……”

“谢了陈叔。”陆远把糖塞进嘴里,甜津津的滋味漫开,像极了小时候偷挖邻居家蜂蜜罐的味道。

他转身对镜头笑,眼角的细纹都跟着翘起来:“明天中午十二点,请所有愿意的人,不管锅有没有响,不管会不会做菜——只要你还记得哪顿饭让你觉得‘活着真好’,就请你点火,做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

镜头外传来抽鼻子的声音。

盲眼老妇摸索着抓住旁边人的手,指节发白:“我记得,我老伴儿走前给我煮的酒酿圆子,甜得舌头都要化了。”聋哑夫妇突然比划得飞快,妻子急得直跺脚,丈夫忙拽她袖子,又指了指镜头——小桃后来翻译说,他们在说“当年摆摊时,有个流浪汉蹲我们灶边喝了碗热粥,边哭边说‘这是我妈走后第一次吃热乎饭’”。

“咱们不搞仪式,不喊口号,就安安静静,吃顿自己做的饭。”陆远说完这句,陈守业突然举起铁锅。

晨光里,锅底的焦痕像朵开败的花,“我先应了!明儿我那口老锅,准保烧得比过年还旺!”

视频发出去时,小桃的平板正疯狂震动。

她窝在帐篷里,键盘敲得跟机关枪似的:“陆哥你看,张婶家小孙子把视频剪了个‘爷爷版’,配的是《常回家看看》;还有个程序员小哥做了动态地图,现在报名城市已经跳到三百一十二座了!”她推了推滑下来的眼镜,眼下青黑,“我连老年协会的广播都打通了,王奶奶举着大喇叭在社区喊‘闺女们别忘了开火,咱一块儿煮碗热乎的’,隔壁小区的李大爷还跟她抢话筒,说‘我这把老嗓子更有说服力’。”

“你这是要卷成电子陀螺啊?”陆远端来碗豆浆,见她屏幕上还开着十几个匿名聊天框,“匿名上报通道弄好了?”

“必须的。”小桃灌了口豆浆,被烫得直吐舌头,“我找了七个黑客朋友做跳板,就算官方想查,也得顺着网线绕地球三圈。”她突然压低声音,“不过刚才有个IP特别怪,定位在西北戈壁,备注是‘老炊事班’,说要带整个连队支灶——您说这……”

“收着。”陆远把凉了的豆浆换成热的,“兵哥哥的锅,该响。”

后半夜,凌霜踩着露水回来时,肩带渗着暗红。

陆远刚给最后几个传火者教完颠勺,见她倚着帐篷杆摘墨镜,眼尾还沾着草屑,忙翻出药箱:“又跟谁动手了?”

“几个老熟人。”凌霜扯掉染血的绷带,锁骨处有道浅疤,“问他们‘你妈最后一顿饭,是谁做的’,有个大老粗当场红了眼,说当年执行任务时,他娘在医院等他回去煮碗面,结果他守着实验室冻了三天样本。”她低头看伤口,声音轻得像风,“他们答应在辖区压着点,换十二点前不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