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饭自己熟了(1 / 2)

清晨五点十七分,整个城市还在沉睡。

路灯昏黄,街角垃圾桶旁蹲着一只舔爪子的橘猫,连它都懒得叫春。

只有深夜食堂那扇歪斜的铁皮门,在冷风里轻轻晃荡,发出“吱呀——”一声叹息,像极了陆远某次炒饭时被辣椒呛到的呼吸声。

屋内,死寂如渊。

陆远蜷在墙角的草席上,脸色苍白得像是被榨干了所有川味火锅底料的灵魂。

胸口原本悬浮跳动的火种,此刻已彻底沉入心脏深处,再无半点光亮。

呼吸微弱到几乎要用显微镜才能观测,若不是小桃每隔十分钟就凑过去听一次心跳,怕是真要当成遗体准备火化。

她轻手轻脚地走到灶台前,指尖刚触到那口焊死燃气管、被网友封为“国宝级文物”的老铁锅——

“咚!”

锅身猛地一震,仿佛有人从地府踩了一脚排气阀。

锅盖“咔”地自行滑开半寸,一缕白烟袅袅升起,笔直如香火,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倔强,宣告着:这顿饭,我自熟了。

小桃整个人僵住,手指悬在半空,脑子里瞬间闪过陆远昏迷前那句含糊不清的话:“……锅响了。”

当时她以为是呓语,是临终关怀级别的废话文学,就像“记得帮我点外卖”“支付宝密码是生日”那种。

可现在……锅不仅响了,还他妈开始冒饭香了!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不是简单的米香,而是混合了阳光晒过稻田、柴火煨了三小时、外焦里嫩锅巴炸裂瞬间的复合香气。

隔壁流浪狗都翻墙过来扒窗户,眼神充满信仰。

“哥……”小桃声音发颤,“你是不是偷偷开了个‘自动烹饪’会员?续费到下辈子了?”

没人回答。

只有那口锅,静静地冒着烟,像一位退休老教授在默默批改作业。

门外石阶上,凌霜猛然睁眼。

这位平日里连地震都不会皱眉的女武神,此刻手中长剑已出鞘三分,寒光映着晨雾,宛如冰箱保鲜层的最后一丝冷静。

她感知到了——热流波动,非自然传导,频率稳定,温度曲线完美契合人体最舒适的进食区间(约65c)。

更诡异的是,这股热量并非来自任何能量源,而是……从锅本身生长出来的。

她缓步推门而入,目光扫过铁锅,又落在小桃脸上,声音冷得能冻住一碗沸腾的麻辣烫:“这是第几次了?”

“第……第三次。”小桃低头数手指,“昨天下午茶时间,锅自己煎了个荷包蛋,蛋白边缘焦脆,蛋黄流动率98.7%,符合陆远老师‘黄金流心标准’;昨晚十一点,锅底突然出现一勺猪油渣,纯手工风味,无添加。”

凌霜眯起眼:“他呢?”

小桃摇头:“没醒,但刚才……嘴角抽了一下,好像梦见用NASA太空炉做螺蛳粉。”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窸窣动静。

整条街的居民陆陆续续推开窗户。

有人揉着眼睛骂街:“谁家偷用明火?不怕城管吗?”可话音未落,鼻尖一颤,愣住了。

“这……这是米饭香?”

一名独居三十年的老大爷捧着冷冰冰的隔夜饭盒走出家门,站在巷口,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不是梦……是真的热乎的……我妈的味道……”

紧接着,对门王阿姨冲出来喊:“我家电饭煲自己启动了!煮的还是八宝粥!谁黑了我的小米智能家居啊!”

“不是黑客。”韩川的声音从巷口传来,手里抱着一台贴满贴纸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是‘火种反哺协议’启动了。”

他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我调取了全国三百多个参与过‘百城共炊’的城市监控和家庭传感器数据,发现一个规律——每天清晨六点前后,所有接触过陆远系厨具的家庭,厨房设备会出现短暂升温,持续时间精确到3分47秒,刚好够煮熟一碗米饭。”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而且……他们的米缸里,多出了一小撮金色米粒,检测显示含有微量活性能量波,疑似……火种孢子。”

“孢子?”小桃瞪大眼。

“就是说。”韩川一脸悲壮,“你们老板没死,他在搞农业革命。这不是美食系统,是植物大战僵尸式的精神播种。”

凌霜盯着那口仍在冒烟的锅,忽然伸手揭开锅盖。

空锅。

但锅底,赫然印着四个焦痕组成的小字:

“别吵,睡了。”

她嘴角微不可察地抽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