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信息冲击着林未的脑海,让她一时难以完全消化!
但最后那句“瞑目寻踪,影卫莫测,皆不可轻信”,却让她悚然一惊!
“瞑目”显然指的是那邪眼组织。而“影卫”……难道指的是那个两次救她的黑衣人“影煞”?扫雪老人似乎也提过“影卫”!
连自家前辈都警告不可轻信“影卫”?
那影煞屡次出手相助,到底有何图谋?
林未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目光落在“凭信物可启暗格”上。
信物?莫非是……
她举起手中的竹杖。杖身的光芒愈发温润,与墙壁上某个不起眼的、类似竹节状的刻痕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她依循着感应,将竹杖轻轻点在那刻痕之上。
“咔哒。”
一声轻微的机括响动从墙壁内部传来。
紧接着,那块刻满了绣谱和遗言的墙壁,竟然无声地向内滑开,露出了一个一尺见方的暗格!
暗格之中,放着几样东西:
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包裹。一个巴掌大小、材质非金非木、刻着复杂云纹的黑色令牌。还有一本薄薄的、用某种兽皮制成的、边缘已经磨损的小册子。
林未首先拿起那个油布包裹,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是几块保存得极好的、能量充沛的肉干,以及一小瓶散发着清冽药香的丹丸!正是她眼下最急需的食物和药品!
她强忍着立刻服用的冲动,又拿起那枚黑色令牌。令牌触手冰凉,正面刻着云纹,背面则刻着一个古老的“驿”字。这想必就是这座驿所的信物了。
最后,她拿起了那本兽皮册子。
册子的封面上,没有任何字迹,只有用银线绣着的一幅简单的图案——那是一根针,引着一根线,刺破了层层叠叠的迷雾,指向一颗遥远的星辰。
她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了册子的第一页。
映入眼帘的,是几行娟秀却有力的字迹:
“守藏之责,在于衡。”“非镇‘门’,非启‘门’,乃维‘门’之两界能量流转之平衡。”“‘钥匙’非器,乃人。心合自然,意通百工,身容清浊,便可为‘钥’,调节地脉,安抚‘门’隙。”“然,‘钥’力愈强,愈易引‘门’后之物觊觎,亦易被权欲熏心之辈操控。”“故需‘守藏之灵’监察,‘驿所’联络,‘影卫’巡狩…然,人心易变…”
字迹在这里变得有些潦草和沉重。
林未的心跳越来越快。这册子中的内容,正在一点点揭开那庞大谜团的冰山一角!
守藏一脉的真正职责,竟然是维护“门”的平衡?而非简单地开启或关闭?
“钥匙”竟然是一种特殊的“人”?需要心性、技艺、体质都符合要求?而自己……
她迫不及待地向下翻页。
后面记载的,并非什么高深功法,而更多是这位林萱草前辈的一些见闻札记和心得感悟。其中多次提到了“地脉节点”、“能量潮汐”、“疏导之法”,以及如何运用绣艺、引导心神之力来细微影响地脉,使其趋于平稳。
甚至,还提到了几种利用特定材料、配合特殊针法,制作能够短暂“安抚”甚至“屏蔽”小型“门”隙能量波动的绣品!
这些知识,与《璇玑谱》、《守心诀》中的内容相互印证,又各有侧重,仿佛拼图般,让她对自身的力量和这个世界的真相,有了更深的认知。
她正看得入神,册子的最后一页,几行匆匆写就、墨迹甚至有些凌乱的字,猛地抓住了她的视线:
“近日地脉波动愈发诡异,‘门’隙频现,恐有大变。”“‘瞑目’活动频繁,似在寻找‘钥’之载体,其所图绝非小事。”“更忧者,‘影卫’内部似有异动,指令矛盾,行踪诡秘…昨夜竟有影卫试图强闯驿所,被吾击退…其身手路数,与往常大不相同,煞气极重…”“山雨欲来…吾恐时日无多…后世子孙若至,万望谨慎…或许…唯有寻得真正‘守藏之灵’,方能…”
字迹到此,戛然而止。
后面似乎被什么污渍沾染,模糊不清。
林未拿着册子,站在原地,浑身冰冷。
影卫内部异动?昨夜有影卫强闯驿所?煞气极重?
她猛地想起了那个两次救她的影煞!他身手诡异,煞气逼人,行为莫测…难道他就是……
而那位林萱草前辈的担忧,也成了现实。她果然“时日无多”,力竭于此。
巨大的危机感和使命感,如同沉重的枷锁,再次压上林未的肩头。
她看着暗格中的食物和药品,又看了看手中的册子和令牌。
这一次,她获得的不是逃生的机会,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来自先祖的嘱托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