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 > 第138章 不在出身,而在本心!

第138章 不在出身,而在本心!(2 / 2)

除活畜外,军中还备有大量耐储存的肉干。

肉干既能替代干粮,又能为将士们提供更充足的热量。

凭借这些准备,大周十万铁骑远征数千里,可谓毫无后顾之忧。

纵观古今,从未有过比大周更轻松的远征!

烘干的果蔬干可随时补充将士所需的维生素。

肉干与活畜共同保障了大军的肉食供应,既有干肉,也有鲜肉来源。

牛羊骆驼不仅能提供肉食,还能驮运粮草、拉车前行。

如此一来,十万大军便拥有了稳定而均衡的移动后勤体系。

从灵州西出玉门关,沿途虽有戈壁沙漠,但也不乏绿洲沃土。

甘州、肃州、瓜州、沙洲等城池,犹如镶嵌在西行之路上的明珠。

其中甚至还有草原分布,例如甘州一带,便是由回鹘的一支在此建国。

这支回鹘因此得名甘州回鹘。

甘州回鹘的疆域远超甘州一城,东西五百里,南北八百里,勉强算得上千里之国。

连肃州等河西州县也在其统治之下。

甘州回鹘东面与西夏曾勉强接壤,中间隔着数百里的稀树草原与大漠。

如今大周灭西夏后,甘州回鹘的东邻变成了大周。

不过,由于两国交界处有近二百里的沙漠戈壁阻隔,甘州回鹘与西夏素无往来。

西夏立国后,曾试图西征甘州回鹘以扩张疆土,却未能如愿。

一来甘州回鹘与西夏党项人同为西北游牧部族,战力战术不相上下。

二来甘州虽因唐末战乱与吐蕃侵扰导致丝绸之路中断,但其本土水土丰美,加之东面戈壁作为屏障,确保了甘州回鹘的东境安全。

南面是水草丰美的祁连山脉,为甘州回鹘提供了丰饶的物产和辽阔的牧场。这片沃土让甘州回鹘培育出无数矫健的骏马。

西边是同宗同源的高昌回鹘建立的国度,亦称西州回鹘,其下辖有龟兹回鹘等附属小国。高昌回鹘势力虽强于西州回鹘,但因西面受喀喇汗国牵制,始终未能实现统一回鹘各部、吞并甘州回鹘的野心。

北方连接漠北的广袤草原,曾是匈奴右贤王、右谷蠡王等部族的栖息之地。千年沧桑后,匈奴已成历史云烟,唯有甘州回鹘占据这片丰美草场,崛起为西域霸主之一。

大周天子柴皓此次西征的首个目标,正是甘州回鹘!

启禀陛下,前方百里戈壁尽头便是甘州回鹘边境!当地仅有数千人的部落驻牧,未见回鹘大军踪迹。敌军尚未察觉我军动向!

茫茫戈壁滩上,数十骑斥候驾着骆驼疾驰而来。这些身经百战的精锐斥候中,既有追随柴皓多年的老卒,也有归降的西夏党项军和辽国远拦子。柴皓亲自甄选可靠勇猛者编入斥候军,此番西征特意启用熟悉地形的西夏斥候。

如今的大周已是幅员两万里的庞大帝国,秉持海纳百川之志。经过考验的辽人、西夏人只要效忠大周,皆可成为荣耀的大周将士,在沙场建立功勋。正如当年霍去病麾下亦有归附的匈奴勇士,为汉帝国开疆拓土。

在汉武帝与汉昭帝时期,汉朝有一位举足轻重的重臣,他不仅是汉武帝钦点的托孤辅政之臣,更有着特殊的身份——金日磾!

这位金日磾,原本是匈奴的王子!

到了东汉时期,班超威震西域,其麾下主力也并非汉人,而是来自西域各国的勇士。

唐代更是将这种包容发挥到极致。

盛唐的辉煌,正是源于其海纳百川、唯才是举的胸怀。

许多唐朝名将都出身于周边异族。

唐太宗麾下的契苾何力是人,自归顺大唐后便忠心效力,官至十六卫大将军。

唐玄宗时期的高仙芝是人,自幼长于大唐,视己为唐人,一生征战四方,为大唐开拓西域立下赫赫战功。

同时期的哥舒翰是西人,安史之乱中,他与高仙芝皆为大唐捐躯。

当然,包容并非毫无原则,唯有忠义之士才值得信任。无论中原还是异族,皆有奸佞之徒。

中原叛臣史不绝书,而异族出身的安禄山、史思明更是典型。

安禄山为栗特人,史思明乃西域史国后裔,大唐赐予他们荣耀,他们却以背叛回报。

作为,柴皓深知忠诚与否,不在出身,而在本心!

海纳百川,方能成就伟业;壁立千仞,方能铸就高峰!

一个强盛的帝国若想开疆拓土,必须接纳并同化那些愿归附、怀忠诚的族群。

例如被金国所灭的契丹辽人,便是最早投效柴皓的异族。

经过数年征战,这些幽州归附的契丹人已彻底融入大周,成为荣耀的大周将士!

此次西征西辽,他们主动请缨,欲劝降耶律大石的部众,助其弃暗投明,加入大周帝国。

大周西征军中的数千西夏铁鹞子亦是如此。

西夏后,降卒逾十万,多数被贬为劳役或遣散,唯有精锐且汉化深厚者得以留用。

对这些党项骑兵,柴皓与周军将士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