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安,”李治开口说道,“你刚恢复左金吾卫将军之职,对朝中之事或许有不同的看法。你说说,你对朕立武媚娘为后之事,有何见解?”
裴安心中早已做好了准备。他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立武媚娘为后,并无不妥。我大唐向来胸怀四海,以开放包容着称,无论是中原百姓,还是塞外民族,都能在大唐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民间的男女尚且能追求婚姻自由、爱情自由,陛下作为大唐的天子,为何不能选择自己心爱的女子为后呢?”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况且,塞外的一些民族,还有父亲的妃子由儿子继承的习俗,他们认为这是对女子的保护,也是对家族的负责。陛下乃天可汗,不仅是大唐的天子,更是周边民族的共主。既然能包容塞外民族的习俗,为何不能包容陛下立武媚娘为后呢?更何况,正如陛下刚才所说,武媚娘从未真正侍奉过先帝,她与先帝之间,只是名义上的关系,立她为后,并不违背祖制,更谈不上对先帝不敬。”
裴安的话,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太极殿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文官们听到他拿塞外民族的习俗来类比,还说民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顿时气炸了。
褚遂良气得浑身发抖,他上前一步,指着裴安说道:“裴安!你简直是一派胡言!我大唐乃礼仪之邦,岂能与塞外蛮夷相提并论?民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那也是在符合礼教的前提下,陛下立先帝的才人为后,根本不符合礼教,你怎么能如此混淆是非!”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裴将军,你身为左金吾卫将军,肩负着保卫京畿的重任,本应以身作则,遵守祖制和礼教,可你却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实在让臣失望!臣恳请陛下治裴将军的罪,以正纲纪!”
其他反对的文官们也纷纷指责裴安,“裴安,你太过分了!”“请陛下治裴安的罪!”“简直是岂有此理!”
裴安却丝毫没有畏惧,他看着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平静地说道:“褚大人,长孙大人,臣所言句句属实,并无半分虚假。我大唐之所以能成为天朝上国,正是因为我们包容并蓄,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若是一味地固守祖制和礼教,不愿变通,那大唐迟早会走向衰落。陛下立武媚娘为后,是陛下的选择,也是大唐开放包容的体现,为何你们就不能接受呢?”
李治坐在龙椅上,听着裴安的话,心中十分受用。裴安的话,不仅为他立武媚娘为后找到了合理的理由,还将此事与大唐的开放包容和天可汗的身份联系在了一起,让反对的官员们无从反驳。他清了清嗓子,说道:“众卿家,裴将军所言极是。我大唐胸怀四海,包容并蓄,朕作为天可汗,更应以身作则,尊重不同的选择。立武媚娘为后,是朕的决定,也是大唐开放包容的体现。若是再有人反对,就是反对大唐的开放包容,反对朕作为天可汗的合法性!”
李治的话,带着十足的威严,让反对的官员们瞬间沉默了下来。他们知道,李治已经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若是再继续反对,就是公然与李治作对,甚至可能被扣上“反对天可汗”的罪名,这可是灭族的大罪。
褚遂良和长孙无忌看着李治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周围沉默的官员们,心中满是无奈。他们知道,这次他们已经输了,虽然心中依旧不能接受立武媚娘为后,但也只能暂时退让。
褚遂良躬身说道:“陛下,臣明白了。只是立后之事关乎重大,臣恳请陛下再给臣等一些时间,让臣等好好消化一下这个消息,也与其他官员们商议一下,再给陛下答复。”
长孙无忌也跟着说道:“臣也恳请陛下宽限几日。臣等并非有意反对陛下,只是此事太过突然,臣等需要时间考虑。”
李治见他们终于退让,心中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要给他们时间,再加上高阳和武媚娘的暗中运作,他们迟早会接受这个事实。他点了点头,说道:“好,朕就给你们三日时间。三日之后,朕希望能听到你们同意立武媚娘为后的答复。退朝!”
随着李治的话音落下,太监高声喊道:“退朝——”
官员们纷纷躬身行礼,然后依次退出太极殿。支持的官员们脸上满是喜悦,与身边的人低声交谈着;反对的官员们则面色凝重,一言不发地快步离开。
裴安跟在官员们身后,走出太极殿。他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满是坚定——今日他在朝堂上为武媚娘发声,不仅是为了帮助高阳实现复仇计划,更是为了在李治面前巩固自己的地位。只有得到李治的信任,掌握更多的权力,他才能更好地保护高阳,应对接下来的危险。
偏殿内,高阳听到殿外传来退朝的声音,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知道,今日的朝堂辩论,她和武媚娘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接下来,她要做的,就是在这三日里,继续暗中运作,拉拢更多的官员,让褚遂良和长孙无忌彻底放弃反对,确保武媚娘能顺利登上皇后之位。
与此同时,感业寺内,武媚娘正坐在窗前,手中拿着一本佛经,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她派出的探子已经把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她,当她听到裴安在朝堂上为她发声,李治更是以“反对天可汗”为由逼迫官员们退让时,心中满是激动和喜悦。
她知道,她距离皇后之位越来越近了。只要再等三日,等那些反对的官员们彻底退让,她就能顺利登上皇后之位,掌握大唐的后宫大权,然后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野心。
武媚娘放下佛经,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雪景,眼中满是野心。她轻声呢喃:“李治,裴安,高阳,谢谢你们。不过,你们放心,等我成为皇后,我会好好‘报答’你们的。大唐的江山,迟早会落在我的手里!”
太极殿内,李治坐在龙椅上,看着手中的密函,心中满是对武媚娘的思念。他拿起笔,在纸上写下“立武媚娘为后”几个字,然后又慢慢擦掉,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他已经等不及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武媚娘,想要尽快把她接入宫中,让她成为自己的皇后。
三日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三日里,高阳和武媚娘暗中运作,拉拢了更多的官员,还找到了他们的把柄,逼迫他们不得不接受立武媚娘为后的事实。
三日之后,李治再次召集官员们上朝。这一次,没有了激烈的辩论,褚遂良和长孙无忌虽然依旧面色凝重,但还是带头表示同意立武媚娘为后。其他反对的官员们见状,也纷纷表示同意。
李治见所有人都同意,心中大喜,当即下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氏媚娘,贤良淑德,温柔体贴,深得朕心。虽曾为先帝才人,然未侍奉先帝,且已在感业寺修行一年,断却前缘。朕今册立武氏媚娘为皇后,择吉日举行册封大典。钦此。”
随着圣旨的宣读,武媚娘终于顺利登上了皇后之位。而高阳和裴安的复仇计划,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