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捆(1 / 2)

他说完,紧张地看着李砚秋,生怕他嫌贵。

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五分钱一捆柴,这价钱,简直跟白送差不多。

李砚秋却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五分?”

他摇了摇头。

“拐子叔,这天寒地冻的,上山捡柴不容易,五分钱太少了。我这不是占你便宜吗?”

李拐子一听,急了。

他以为李砚秋是要反悔,连忙摆手。

“不少了!不少了!这活儿不累,我一天能跑好几趟呢!”

“砚秋啊,就五分!你要是觉得过意不去,回头管我顿饭就行!”

李砚秋“勉强”地点了点头。

“那……行吧。不过拐子叔,咱可说好了,这不是我雇你干活,是我请你帮忙。”

他特意加重了语气。

“这钱,也不是工钱,是我谢你的一点心意。你可别出去乱说。”

“哎!我懂!我懂!”

李拐子点头如捣蒜,脸上笑开了花。

他搓着手,兴奋地问。

“那……你要多少?我一天给你弄个二三十捆,不成问题!”

李砚秋伸出一根手指。

“先来一百捆吧。”

“一百捆?”

李拐子愣住了,随即心里乐开了花。

一百捆,那不就是五块钱?

五块钱啊!他一年到头都攒不下这么多!

他觉得李砚秋还是太保守了,连忙出主意。

“一百捆哪够烧啊!砚秋,听叔一句劝,趁现在天好,得多备点!”

他拍着胸脯。

“这样,三百捆!我把我家的婆娘小子都叫上,保证给你弄得妥妥的!”

李砚秋故作为难地沉吟了片刻。

“三百捆……行,那就三百捆。今天就能开始吗?”

“能!现在就去!”

李拐子生怕他反悔,一瘸一拐地转身就往家跑,嘴里还嚷嚷着。

“婆娘!抄家伙!上山发财去喽!”

看着他那副猴急的背影,李砚秋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三百捆柴火,十五块钱。

这笔买卖,太划算了。

不仅解决了家里的柴火问题,还能让李拐子这个村里的不安定因素消停一段时间。

他转身往家走,脑子里却想起了另一件事。

要不要把妈也接到城里去?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就被他否决了。

他比谁都清楚,未来几年,农村虽然苦,但比起城里,要安全得多。

那场席卷一切的风暴,最先冲击的,就是城市。

……

李砚秋推开院门时,蒋春兰正和张玉梅在院里说话。

“回来了!”

蒋春兰看到他,立刻站了起来。

她看到儿子身上沾满的泥土,眉头就皱了起来。

“咋又弄得一身泥?快进屋!玉梅,给你小叔打盆热水,让他洗洗脸!”

张玉梅笑着应了一声,转身进了厨房。

她很快又走了出来,手里还捧着一件崭新的棉衣。

“砚秋,快来试试,新棉衣做好了。”

那是一件蓝布面的棉衣,棉花塞得厚实,针脚细密。

蒋春兰也催促道。

“快穿上,让你四哥看看,他留的钱没白花。”

李砚秋心里一暖,脱下外套,将新棉衣穿在身上。

大小正合适,厚实又暖和。

晚饭很快就摆上了桌。

李砚秋一边扒拉着碗里的饭,一边听着蒋春兰的问话。

“长庚找你,到底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