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在弄清楚来龙去脉和因果之后,还可以做一件事——推演替代方案。”
赵天成的声音带着引导性。
“就是想一想,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实际采取的行动,还有没有其他选择?那些选择可能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比如,还是长平之战,赵国除了换将出击,是否有可能坚守不出,另寻战机?”
“或者寻求外交途径缓解压力?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但这种推演可以拓宽思路,让人明白,当时的选择并非唯一,从而在未来遇到类似情境时,能想到更多的可能性。”
扶苏眼中闪过亮光:“此举大善!可使人不拘泥于一途,开阔决策视野。”
“第六,‘复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汲取经验教训,指导未来。”赵天成强调。
“所以,不能只是停留在讨论和反思层面,要把‘复盘’的成果固化下来。成功的经验,能不能总结出几条,变成以后可以遵循的‘法’或‘例’?失败的教训,能不能提炼出警示,明确哪些是‘禁区’?”
“比如,通过多次战役‘复盘’,发现某种阵型在特定地形下效果极佳,那就可以将其纳入操典,推广全军。发现某种类型的官员容易在钱粮管理上出问题,那就在选拔和考核时加强这方面的审查。这便是将个体的、偶然的经验,提升为集体的、可传承的智慧。”
嬴政微微颔首。他制定秦律、统一度量衡,本就是一种大规模的规范制定。
若能将“复盘”所得之精华也如此固化,无疑能提升整个帝国的运作效率,减少重复犯错。
“第七,‘复盘’不仅是针对事,更是针对人。”
赵天成话锋转向个人层面。
“尤其对决策者和执行者而言,‘复盘’是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回顾整个过程,每个人都可以反思:我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我的哪些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哪些行为有负面影响?我的能力有何不足?知识有何欠缺?”
“例如,一名将领战后‘复盘’,可能发现自己善于冲锋陷阵,却不精于后勤调度,那么他日后就需要有意识地弥补这方面短板,或者在选择副手时加以考虑。这便是‘知行合一’,通过‘复盘’促进自身的成长。”
扶苏深以为然,他觉得自己聆听赵先生教诲的过程,本身就在不断进行一种“复盘”,审视自己过往所学所思的不足。
“最后一点,或许也是最难的一点,”
赵天成语气变得有些郑重。
“就是要营造一个能够坦诚‘复盘’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