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率如此。”赵天成点头,“当然,具体执行起来很难,需要非常高明的手腕和对当地情况的深入了解。但方向是这个方向。”
时间在激烈的问答中悄然流逝。
扶苏完全沉浸在了这种以全新理论重新解读历史、谋划策略的思维激荡之中。
他感觉过去许多模糊不清、仅凭直觉或道德判断的难题,此刻仿佛有了清晰的解题思路。
他又接连问了关于“郑国渠事件”,如何对待间谍和其带来的巨大工程利益之间的权衡、“吕不韦执政时期平衡宗室与客卿关系”、“以及当下如何应对六国遗民潜在反抗”等多个问题。
赵天成皆以博弈论的框架,结合历史事实和人性洞察,一一给予剖析,指出当时决策的博弈逻辑所在,并探讨了理论上的更优解。
其间涉及了信号传递、信誉建立、威胁的可信度、联盟的稳定性、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权衡等多个博弈论核心概念。
扶苏听得如痴如醉,时而恍然大悟,时而蹙眉深思,时而击节赞叹。
他发现自己过去所学的史书,仿佛在这一刻被彻底激活,拥有了全新的生命和深度。
直到感觉口干舌燥,精神也有些疲惫,扶苏才终于暂时停下了提问。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着赵天成郑重地行了一礼。
“先生今日所言,真乃字字珠玑,发聋振聩。学生……学生今日方知,这天下大势、古今兴替,竟可如此剖析,如此谋划。以往只知读史明理,却不知其背后竟有如此精妙之‘算法’可循。学生受教了!此恩此德,没齿难忘!”
他的内心充满了震撼和感激,看向赵天成的眼神,已然不仅仅是好奇和敬畏,更带上了几分真正的师礼之情。
赵天成却只是无所谓地摆摆手,重新瘫软回草堆,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行了行了,少来这套酸溜溜的。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现实比理论复杂一万倍,人心更是最难测的变量。知道了没啥了不起,能不能用好,还得看人。”
说完,他竟真的翻了个身,背对扶苏,不再言语,似乎瞬间就将刚才那足以搅动天下的智慧议论抛诸脑后,只惦记着眼前的困觉。
扶苏站在原地,看着赵天成的背影,心中波澜起伏,久久无法平静。
他知道,今日所闻,将彻底改变他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