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还是你那对头。你想逼他和你共同开发一片新的商埠,但他犹豫,怕投入后被你算计。你可以怎么做?你可以当众宣布,你已经将家族所有的流动资金全部投入了这片商埠的前期建设,并且签了契约,如果失败就倾家荡产。这就是一种‘破釜沉舟’的承诺。你的对头看到你已经没有退路,必须全力以赴做好这件事,他反而会更相信你的合作诚意,因为你的利益已经和项目的成败死死绑定在一起了。他背叛你的成本也变高了。你通过限制自己的选项,反而增加了让他合作的可能性。”
扶苏感到一阵寒意,这计策……简直是把人心玩弄于股掌之间!
他下意识地代入,若是父皇为了推行某项艰难的改革,是否也可以运用某种“承诺”机制,来迫使宗室或勋贵不得不跟进?
牢房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扶苏沉浸在赵天成方才所述“博弈论”那冰冷而又充满洞见的逻辑之中,只觉得脑海中无数过往读过的史册案例、朝堂争议,乃至市井见闻,都仿佛被一道突如其来的强光照射,显露出以往未曾察觉的脉络。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将飘远的思绪拉回,目光重新聚焦在赵天成身上,那眼神灼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探究欲。
“先生,”扶苏的声音因急切而略显干涩。
“学生……学生似乎明白了些许。然则,此论虽精妙,终究犹如空中楼阁。学生愚钝,若不能以史为鉴,以实事相证,终究难以透彻领悟其中三昧,更遑论运用之妙。”
他微微前倾身体,语气变得极其认真。
“学生可否……可否举些我华夏过往之实例,乃至当下朝野之困局,请先生以这‘博弈论’剖解一番?看看古之贤君良将,其成败得失,是否暗合此道?而若当时能明此理,又该如何抉择,方能得那……那‘最优解’?”
赵天成掀了掀眼皮,瞥了他一眼,嘴角扯出一丝似笑非笑的弧度。
“哟?学会点新词就想考校我了?行啊,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陪你玩玩这‘复盘历史’的游戏。你问吧,捡你知道的说。”
扶苏精神一振,略一沉吟,第一个问题便直指那场决定天下归属的惨烈大战。
“学生首问长平之战!”扶苏的声音沉凝下来。
“昔年秦赵对峙于长平,旷日持久,两国国力消耗巨大。其时,赵王临阵换将,以赵括代老成持重之廉颇,主动出击,终致全军覆没。若以先生博弈论视之,此局中,秦赵双方,其决策得失何在?赵王之换将出击,是否全然愚蠢?而武安君白起之坑杀降卒,又属何种策略?”
赵天成嗤笑一声,懒洋洋地调整了一下坐姿。
“长平之战?典型的‘消耗战’转‘歼灭战’的博弈。一开始,廉颇玩的是‘乌龟战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这对赵国来说,在当时是理性选择。因为秦军远征,补给线长,赵国本土作战,依托太行山地利,耗下去,秦国的压力更大。廉颇的策略,就是要把这场博弈拖入‘重复博弈’的节奏,用时间和后勤压力逼秦国先犯错或者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