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得位不正(2 / 2)

“对!缺乏正义性!”赵天成重重强调。

“就是得位不正!名不正则言不顺!你司马家怎么上的台?天下人看得清清楚楚!是靠着高平陵阴谋政变,是背弃洛水之誓,是屠戮忠良,是欺负人家孤儿寡母!你们老嬴家统一六国,那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虽然手段也狠,但毕竟是明面上的征服。他司马家呢?是窃国!是篡位!是以下犯上!”

“这样一个政权,从建立第一天起,它的合法性就遭受普遍的质疑。尤其是那些还念着曹魏旧恩、讲究儒家忠义观念的士族阶层和天下百姓,心里能服气吗?嘴上不敢说,心里都骂着呢!这种广泛存在于心底的不服气和鄙视,就像埋藏在帝国地基下的火药桶,平时看不见,一旦有点风吹草动,就会猛烈爆炸!”

赵天成开始引经据典,用历史事实无情地剖析晋朝的短命。

“首先,得位不正,直接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极度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只能依靠大搞分封宗室来试图巩固统治。司马炎觉得曹魏灭亡是因为宗室力量太弱,被权臣钻了空子,所以他学周朝大封同姓诸侯王,给了这些王爷们很大的军政实权,指望他们将来能拱卫中央。”

“结果呢?”赵天成冷笑,“这简直是在自己家里埋雷!那些司马家的王爷们,个个手握重兵,占据要地,谁不想当皇帝?中央稍微弱一点,或者出现个像贾南风那样的蠢货乱政,他们立刻就能找到借口起兵‘清君侧’!后来的‘八王之乱’,不就是司马家的王爷们自己打自己,杀得血流成河,把西晋的国力、军力、统治秩序彻底打崩了吗?这就是缺乏合法性的政权,内心虚弱,只能依靠脆弱的血缘纽带和武力威慑来维持,其结果必然是内部分裂和自相残杀!”

扶苏听得脸色发白,他下意识地想到了大秦废分封行郡县的国策,似乎与晋朝的做法截然相反。

“其二,”赵天成继续轰炸,“因为得位靠的是阴谋和暴力,而非真正的功业与德行,所以司马氏皇族自身就缺乏那种开国帝王应有的雄才大略和忧患意识,反而普遍滋生骄奢淫逸的风气。开国皇帝司马炎自己就是个典型,后期沉迷享乐,公开卖官鬻爵,后宫妃嫔近万人,搞得自己都不知道该睡哪个,只好坐着羊车随便走,羊停在哪就临幸谁,留下‘羊车望幸’的荒唐典故!”

“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帝都这样,富,用蜡烛当柴烧,用锦缎做帷幔铺地几十里,甚至杀美人劝酒……腐化到了极点!”

“他们关心的不是治国安邦,而是自己的享受和排场!这样一个从根子上就烂掉的统治集团,能有什么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外面的蛮族打进来的时候,他们还在醉生梦死呢!这就是缺乏合法性带来的必然结果——统治者心虚,只能通过穷奢极欲来麻醉自己,证明自己的‘成功’,却加速了王朝的崩溃!”

李由听得冷汗直流,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咸阳宫中始皇帝的勤政,虽然严苛,但与赵天成描述的晋朝腐化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其三,”赵天成的语气更加冰冷,“正因为缺乏合法性,不得人心,所以西晋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非常薄弱,对社会矛盾的调节能力也极差。‘八王之乱’期间,各王为了取胜,竟然纷纷引进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少数民族的军队来中原帮自己打仗!比如成都王司马颖引匈奴刘渊,东瀛公司马腾引乌桓、羯朱……这无异于引狼入室!”

“这些少数民族武装力量进入了繁华的中原地区,看到了西晋朝廷的外强中干和内部的虚弱混乱,他们的野心自然就膨胀了。以前可能还只是边境骚扰,现在发现中央政权不过如此,凭什么我们不能取而代之?于是,‘五胡乱华’的惨剧就此拉开序幕!匈奴刘渊率先起兵,建立汉赵政权,羯人石勒、氐人李雄、鲜卑慕容氏、羌人姚氏等纷纷割据自立,北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动荡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