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技术革命(2 / 2)

赵天成话锋一转,“但我今天要跟你们说的,不只是一张纸。而是很多种,你们大秦现在就有条件去摸索、去实现的技术。这些技术一旦推广开来,能带来的变化,会比纸更直接、更猛烈。”

章邯身为少府卿,对“技”最为敏感,立刻追问:“先生所言,我大秦现下便能实现之技术,究竟所指为何?还请先生明示!”

“很多。”赵天成掰着手指头,开始列举,语气平淡得像是在说今天吃什么,“我就随便说几样,你们听听看。”

“第一,农具。你们现在的犁,还是那种直辕犁吧?笨重,转弯不便,需要两头牛甚至更多的人力来拉,深耕效果也一般。为什么不能改成曲辕犁?犁辕弯曲,犁盘可以转动,操作灵活,一头牛就能拉动,而且能更好地控制耕地的深度和宽度,破土、碎土效果都好得多。这东西,结构并不复杂,以你们现在的冶铁和木工水平,完全做得出来。一旦推广,耕地效率能提高多少?粮食产量能增加多少?”

扶苏和章邯眼睛猛地睁大。

曲辕犁?

他们从未听过此物!

但赵天成的描述极其具体,仿佛亲眼所见。

效率提升,粮食增产……这直接关系到帝国最根本的命脉!

赵天成没理会他们的震惊,继续往下说。

“第二,水利。你们修郑国渠,修灵渠,都知道水利重要。但灌溉方式呢?很多地方还是靠人力提水,或者简单的沟渠引水,效率低下。为什么不能大规模推广水车?利用水流本身的力量,带动水轮,把水提到高处灌溉农田。立式水轮、卧式水轮、筒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这技术难吗?不难!关键在于有人去设计、去制作、去推广。一旦铺开,多少旱地能变成水浇地?又能多打多少粮食?”

“还有,矿井排水一直是个大难题吧?深一点的矿,很容易积水,无法开采。为什么不用类似水车的原理,制造大型的排水机械?用畜力或者水力驱动,链式的、活塞式的抽水机,可以把深井里的水源源不断地抽出来。这意味着多少原本无法开采的矿藏能够重见天日?能多炼出多少铁和铜?”

章邯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是少府卿,掌管百工和矿产,太清楚矿井排水之难和矿产短缺之痛!若真有此等利器……

赵天成的描述如此清晰,仿佛一条切实可行的技术路径就在眼前!

“第三,机械传动。”

赵天成似乎说上了瘾,继续抛出新东西。

“很多重复性的重体力劳动,为什么一定要靠人力畜力硬扛?要学会利用自然的力量,尤其是水力。水力的利用,关键在于如何把水轮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需要的地方,转换成需要的运动形式。”

“这就需要各种传动机构。比如,齿轮。大小齿轮啮合,可以改变旋转的速度和力量。比如,连杆和曲柄,可以把旋转运动变成往复直线运动,或者反过来。比如,皮带传动。把这些机构组合起来,用水力驱动,能用来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