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从邪神开始的旅途 > 第145章 七罪分身,各修其道

第145章 七罪分身,各修其道(1 / 2)

七罪分治:原罪之主的万域棋局

序章:罪源裂变(七尊分身的诞生)

原罪之主端坐于万欲窟深处,十三尾环绕的原罪本源突然剧烈震颤。本源核心的七道欲望光华剥离而出,在墨色气流中凝聚成七道人形轮廓——这不是简单的力量分割,而是原罪大道的“具象化裂变”。祂以无上智慧为斧,以自身七种极致欲望为薪,劈开了七道通往不同道途的裂缝,让七宗罪各自成道。

傲慢之光化作金袍帝王,眉生白毫,目含睥睨,周身萦绕着“朕即天下”的无形气场;贪婪之光凝成油滑商人,指间算盘声不绝,瞳孔里跳动着金银的虚影;暴食之光化为肥硕厨师,apron上沾满油渍,鼻息间能嗅出万物的烹饪之法;嫉妒之光变作红衣女子,眼波流转间尽是艳羡与算计,身影能融入任何人群;色欲之光显为俊雅公子,周身缠绕着若有若无的靡丽气息,目光所及皆生情愫;懒惰之光成了青衣睡客,半倚半卧,哈欠间能引动万物的慵懒之意;愤怒之光化作赤膊战将,肌肉虬结,怒目圆睁,周身散发着焚山煮海的暴戾之气。

“各寻其域,各证其道,待尔等统御一方,便是原罪归一之时。”原罪之主的声音在七道身影间回荡。七尊分身同时躬身,随即化作七道流光,穿透玄黄大世界的云层,落向七个截然不同的地域——一场以七宗罪为棋、以万域众生为子的修行,就此展开。

第一章:傲慢帝庭(中州·乾元国)

金袍帝王降落在中州最混乱的“三不管地带”,彼时这里诸侯割据,战火连绵。祂落地时,金袍无风自动,一声“尔等皆为蝼蚁”的断喝,竟让厮杀的两军将士瞬间僵立——这不是力量压制,而是傲慢法则引发的“认知扭曲”,让众生在祂面前不由自主生出卑微之感。

帝王之道的根基

祂以“乾元”为国号,建国第一天便颁布“等级法典”:将国民分为“九等”,一等为祂亲封的贵族,九等为奴隶,每一等的衣食住行、言行举止都有严苛规定。法典最狠的一条是“仰视之罪”——凡九等民直视一等贵族者,剜去双目;凡贵族在帝王面前抬头者,腰斩示众。

这套法典看似残暴,却精准击中了乱世众生的“奴性欲望”。底层百姓在等级制度中找到了“明确的位置”,不再为toorrow担忧;中层豪强通过巴结上位者获得晋升,满足了“向上爬”的渴望;而被祂封为贵族的少数人,则在对下的绝对权威中,将傲慢转化为对帝王的狂热忠诚。

祂的修行之法简单粗暴:每日清晨在“凌霄台”接受万民跪拜,吸收众生因“自惭形秽”而产生的傲慢能量。跪拜的人越多,内心越卑微,祂周身的“帝王气场”就越强。十年间,乾元国的疆域扩张十倍,凡被其军队占领的土地,百姓都会在三个月内适应等级制度,自发加入跪拜的行列。

统御的极致

乾元国的独特之处在于“思想驯化”。祂设立“帝师府”,培养专门的“傲慢教士”,这些人能言善辩,擅长将帝王的独裁包装成“天命所归”:“陛下不怒而威,是因祂的智慧超越凡俗;陛下独享珍宝,是因唯有祂配得上世间最好。”

在教士的引导下,国民开始以“身为乾元人”而傲慢,又以“不及帝王万分之一”而自谦,形成诡异的双重心理。当邻国使者来访,看到乾元百姓在提及帝王时会自动匍匐在地,无不心惊胆战——这种深入骨髓的服从,比百万雄师更具威慑力。

祂的傲慢之道已触及“法则层面”:随口说出的话会自动成为“铁律”,如“今年粮食增产三成”,田野里的稻穗便会自发饱满;皱眉注视的物件会自动“臣服”,如祂不喜某座宫殿的颜色,砖瓦便会自行褪色重染。当祂在凌霄台接受亿万人跪拜时,金袍上的龙纹开始活过来,每片龙鳞都映照着一个匍匐的身影——这是傲慢之道的具象化:众生的卑微,成就了祂的至高无上。

第二章:贪婪商盟(东海·聚宝国)

油滑商人落在东海的一座荒岛,祂没有像帝王那样建立军队,而是用三枚金币换了一艘破船,从此开始了“以欲养欲”的商业之道。十年后,这座荒岛变成了“聚宝城”,而祂建立的“聚宝国”,疆域不是土地,而是遍布东海的上千座商栈与船队。

商业帝国的基石

祂的核心法则是“等价交换,却不等值”。比如用一把生锈的铁剑,换走渔民满舱的海货——交易时祂会强调“铁剑能防身,比海货更重要”,让渔民觉得占了便宜;再用这批海货,高价卖给缺粮的城镇,宣称“这是海神赏赐的珍品”。每一次交易,都在放大对方的“占有欲”,同时将其中的贪婪能量悄无声息地吸收。

祂发明了“聚宝券”——一种能兑换任何货物的纸质凭证,本身却毫无价值。通过控制聚宝券的发行量,祂让东海的物价像潮水般起伏:今天一张券能换一座宅院,明天可能只够买一个馒头。这种波动让所有人都陷入“囤积券币”的疯狂,而祂则在涨跌之间赚取差价,更重要的是,收集众生因“害怕亏损”或“渴望暴富”而产生的精纯贪婪能量。

聚宝国没有固定的国界,却控制着东海的经济命脉。渔民想出海需买“平安券”,商人想通关需交“过路费”,甚至海盗想分一杯羹,都得向祂缴纳“保护费”。祂的商队所到之处,插着“聚宝”旗帜的船只会被自动放行——不是因为武力,而是因为所有人都怕失去交易的机会。

欲望的货币化

祂将贪婪之道修炼到极致,便是“万物皆可标价”。贵族的爵位、修士的功法、美人的笑容、凡人的寿命,在聚宝国的“万宝楼”里都明码标价。有修士为了买一本禁术,将自己的“道心”作价出售,从此沦为唯利是图的傀儡;有凡人用十年阳寿换一袋金币,只为给妻儿买套新衣,却在拿到金币后忍不住去赌博,最终一无所有。

这些“非物质交易”是祂吸收能量的关键。当一个人愿意用“珍贵之物”换取“身外之物”时,内心的贪婪会达到顶峰,产生的能量比单纯的金钱欲望强百倍。祂的算盘从不离手,算珠每一次碰撞,都意味着一笔欲望交易的达成,而祂袖中的聚宝盆,正不断吞噬着这些能量,凝结出金灿灿的“贪婪金丹”。

聚宝国的国民从不认为自己被控制,反而觉得“能自由交易是最大的幸福”。他们每天研究物价、囤积货物、算计利润,将贪婪刻进了骨子里。当祂站在聚宝城最高的“观海楼”,看着港口来来往往的商船,听着全城此起彼伏的算盘声,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无穷无尽的算计,正是祂最好的修行养料。

第三章:暴食食府(南蛮·饕餮国)

肥硕厨师降落在南蛮的瘴气丛林,这里的蛮族以生食为习,视烹饪为浪费。祂用一口铁锅煮了一锅“百兽汤”,那浓郁的香气竟驱散了百年瘴气,让蛮族第一次知道“食物可以如此美味”。十年后,这片丛林变成了“饕餮国”,而“吃”,成了这个国度唯一的信仰。

美食即王道

祂的治国之策简单到极致:谁能做出最美味的食物,谁就能获得权力。祂设立“食神大赛”,每月一次,获胜者可获得“食侯”爵位,拥有征收“食材税”的权力。为了夺冠,南蛮各族开始疯狂研究烹饪:猎人冒险深入禁地猎杀珍稀异兽,农夫改良土地种植特殊蔬菜,甚至修士都放下修行,钻研“火焰控温”的厨艺。

祂的暴食之道,在于“将食欲转化为一切欲望”。饕餮国的百姓相信“吃得越好,活得越久”“能吃下更多,力量就越强”,于是食欲与求生欲、力量欲、成就欲交织在一起。他们会为了一块“龙肉干”大打出手,会为了一碗“凤凰羹”出卖亲人,会为了参加食神大赛而耗尽家产——这所有因“吃”而起的欲望,最终都化作能量流入祂的腹中。

祂的“食府”是饕餮国的核心,这是一座占地千里的巨型厨房,里面有能煮下一头大象的巨锅,能烤透一座小山的烤炉,能酿出江海之量的酒缸。祂每天的工作就是“研发新菜式”:用岩浆煮深海冰鱼,用雷电烤云端飞禽,用修士的灵力做调料。每道新菜诞生,都会引发全国的“尝鲜狂潮”,而祂在品尝第一口时,便能吸收其中蕴含的“极致食欲能量”。

吞噬的边界

暴食之道的进阶,是“吞噬万物”。祂不再满足于食材,开始研究“非食物的烹饪”:将坚硬的岩石炖成“石髓羹”,将无形的风酿作“风酿”,将修士的法宝炼为“器心丸”。这些奇特的食物有奇效:吃了石髓羹能刀枪不入,喝了风酿能日行千里,吞下器心丸能短暂获得法宝之力——但代价是“永远填不饱的肚子”。

饕餮国的国民逐渐失去了“饱腹感”,无论吃多少都觉得饥饿。他们的身体也开始异化:喉咙变得像蛇一样能吞下比自己大的物体,胃袋如同无底洞能容纳山川,牙齿变得锋利如刀能啃食金属。有人开始吞噬同类,理由是“人肉也是食材的一种”;有人开始啃食自己的手臂,只因“实在太饿了”。

祂对此乐见其成。当一个人连自己都能吞噬时,内心的暴食欲望便突破了伦理的束缚,产生的能量纯粹而狂暴。祂的体型看似肥硕,实则每一寸脂肪都蕴含着压缩的吞噬之力,当祂打个饱嗝,南蛮的瘴气就会被吸来化作餐后甜点;当祂跺跺脚,大地深处的矿石就会自动化作烹饪的调料。在饕餮国,“吃”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而祂,是这场无尽盛宴的唯一主人。

第四章:嫉妒红妆(西漠·烟雨国)

红衣女子落在西漠的一片绿洲,这里的人们原本安居乐业,不知嫉妒为何物。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用幻术变出“隔壁绿洲的繁华”,让这里的人们第一次生出“为什么他们有而我们没有”的念头。十年后,这片绿洲变成了“烟雨国”,而“比较”,成了国民每天必做的功课。

红尘中的毒刺

烟雨国没有法典,却有一本《群芳谱》,上面记载着全国女子的容貌、才艺、嫁妆,男子的财富、地位、修为,甚至孩童的聪慧、老人的福寿——每一项都分三六九等,供人攀比。编书的正是红衣女子,祂每天更新内容,故意放大微小的差距:“张家小姐的珠钗比李家小姐的重了一钱”“王家公子的马比赵家公子的快了一瞬”。

这些细微的差距,在嫉妒法则的放大下,变成了燎原之火。李家小姐为了压过张家,卖掉嫁妆买了更贵的珠钗;赵家公子为了超过王家,冒险闯入沙漠寻更快的宝马;甚至连孩童都为了在《群芳谱》上排名更高,偷偷给同伴的食物里加泻药。红衣女子则化身为“烟雨楼”的楼主,听着闺阁女子的抱怨、市井男子的愤懑,指尖缠绕着从这些情绪中提炼出的“嫉妒红丝”。

祂的红尘道,讲究“以艳羡为饵,以算计为钩”。比如给平民女子看贵族的华服,再“恰好”让她得到一件略有瑕疵的同款,让她既满足又因“不如正品”而嫉妒;给失意书生看状元的游街盛况,再“暗中”帮他中个小秀才,让他既感激又因“不是状元”而愤懑。这种“给一点甜头,再让你看到更好的”的手段,能最大化激发嫉妒能量。

比较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