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最后的电波(2 / 2)

那士兵显然没料到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国“农民”会说俄语,惊讶地瞪大了眼睛,戒备心似乎稍减,但依旧没有放松:“这里没有你的家人!快离开!”(3дecьheттвoen!y6npancr!)

林锋没有退缩,继续用简单的俄语,夹杂着手势,表达着“寻找亲人”的“急切”,同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对方的反应。他注意到这名士兵军衔不高,年纪很轻,脸上带着驻外士兵常见的烦躁和无聊。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军官的吆喝声。那名士兵脸色一变,不耐烦地朝林锋挥挥手,示意他快走,然后赶紧打满水,匆匆离开了。

第一次接触,无功而返,但至少确认了语言沟通的可行性,并且没有引发冲突。

当天晚上,在榆树屯外一处废弃的窑洞里,小陈尝试调试携带的缴获电台,希望能捕捉到苏军的通讯频率,获取更多信息。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旋钮,耳机里传来各种杂乱的电波声。

突然,一个功率较强、使用俄语的通话片段断断续续地传了出来:

“…撤离…时间表已下达…装备…无法全部运走…部分…销毁…”

小陈立刻集中精神,但信号极其不稳定,夹杂着强烈的干扰噪音。

“大队长!好像…好像是他们在讨论撤离和装备处理!”小陈激动地低声报告。

林锋立刻凑过来,仔细倾听着那断断续续、夹杂着滋滋电流声的俄语单词。

“…优先运走…技术装备…轻武器…和…弹药…可以…考虑…”

关键词隐约可辨!林锋的心提了起来,这表明苏军内部对于如何处理带不走的装备可能存在分歧,或者至少,有“考虑”的空间!

然而,就在他们试图锁定信号源,获取更多信息时,电台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尖啸,随即屏幕一黑,彻底没了声音。

“糟糕!可能是长时间在低温下使用,加上刚才信号波动,烧了!”小陈懊恼地拍了一下电台外壳。

最重要的信息渠道,在这关键时刻中断了。这截获的、不完整的“最后的电波”,如同一个模糊的暗示,带来了希望,却也留下了更大的悬念和不确定性。

林锋看着漆黑的夜空和远处榆树屯苏军营地方向隐约的灯火,眉头紧锁。接下来,该如何利用这有限的信息,进行下一步?直接、公开的接触风险太大,而电台已毁,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