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暴风雪的生死考验,“雪狼”大队带着一身疲惫与冰霜,终于返回了联军控制区,并立刻向宁安支队前指报到。李支队长和王指导员见到他们安全归来,都松了口气,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消散。
“回来就好!你们带回来的‘铁砧’布防图非常关键!”李支队长用力拍了拍林锋的肩膀,随即话锋一转,压低了声音,“眼下有个更棘手,也可能更关键的任务,需要你们去尝试。”
他引着林锋走到作战地图前,手指点向四平以北、更靠近中长铁路线的区域。“根据上级通报和我们自己的情报,苏军驻扎在榆树屯的一个步兵营,近期活动异常,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在为撤离做准备。”
王指导员接口道:“他们手里,控制着附近一个原日军遗留的中型军火库,里面据说还有不少我们急需的武器弹药,尤其是炮弹和反坦克武器。如果能让苏军在撤离时,哪怕只是默许,或者‘疏忽’地留下部分装备,对我们坚守四平,乃至后续的战斗,都将是巨大的帮助。”
林锋立刻明白了任务的敏感性和艰巨性。与苏军打交道,比面对明刀明枪的敌人更加复杂。他们既是曾经的盟友,此刻又态度暧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外交纠纷,甚至直接冲突。
“上级希望我们尝试与榆树屯的苏军进行非正式接触,”“启明星”老吴的声音通过电文传来,语气严肃,“目的是探明他们的真实意图,特别是对那座军火库的处理方式,并尽可能争取一些援助。记住,是接触,不是冲突,分寸一定要拿捏好!‘雪狼’的形象和纪律,在此一举。”
林锋沉吟片刻,问道:“有具体的联络渠道或接头人吗?”
“没有。”老吴的回答很干脆,“只能靠你们自己想办法接近,并让对方愿意交谈。语言也是个问题…”
“语言我可以试试。”林锋道,他的现代军事训练中包含基础俄语。
任务确定。林锋再次挑选了精干小队,包括周大海、“夜莺”和略通几句俄语日常用语的小陈。他们脱下军装,换上普通的百姓服装,将武器隐蔽携带,扮作前往榆树屯附近寻找失散亲人的难民,向目标区域渗透。
榆树屯外围戒备森严,苏军哨兵穿着厚重的军大衣,戴着护耳棉帽,持着波波沙冲锋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
林锋没有贸然接近军营大门,而是在屯子外围观察了许久,最终选择了一个看似是苏军后勤部门经常出入的、用于取水的小河边作为潜在接触点。
等了小半天,终于看到一名落单的、肩上扛着空水桶的苏军士兵骂骂咧咧地走向河边。
林锋深吸一口气,示意周大海等人隐蔽警戒,自己则装作在河边凿冰取水,慢慢靠近那名士兵。
士兵看到林锋,明显愣了一下,随即警惕地握紧了挂在胸前的冲锋枪,用俄语粗声问道:“你!干什么的?”(tы!Чтoдeлaeшь?)
林锋抬起头,脸上努力做出谦卑又带着一丝焦急的神情,用略显生硬但发音清晰的俄语回答:“长官,我在取水。我的家人…在战乱中走散了,我听说他们可能在这附近…”(toвapn,rha6npaювoдy.orceьr...пoтeprлacьвoвperвonhы,rcлышaл,чтoohnoгyт6ытьгдe-тo3дec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