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喜讯往外蹦,每说一句,郁鸿明胸口就松一分。
半小时后,监测员声音一亮:“遥感桥接启动——开始传图!”
所有人都盯着那台狼牌电脑。
屏幕正中间,进度条慢悠悠爬着,10%……20%……50%……
没人敢喘气。
75%……88%……
郁鸿明手心全是汗。
“99%……”
“——100%!成功了!图传回来了!”
“哗——!”
满屋人炸了!掌声噼里啪啦,有人跳起来拍桌子,有人抱在一起嗷嗷喊。
在这年头,送颗卫星上天,跟上天摘星星没多大区别。
没人教,没人帮,全是靠命硬磕出来的。
郁鸿明没说话,只是狠狠握住了苏先才的手——两人掌心都湿透了。
“成啦!远征一号成功入轨!盛兴的气象星,接上线了!”
苏先才吼得满脸通红,眼睛却有点发亮。
人群还没安静,他就指派几个组长:“现在就去复盘!每一秒数据,每个环节,全给我记下来!下次,咱们不能只靠运气!”
几个组长乐得差点翻跟头,立马拽着人跑去写总结。
郁鸿明没动,跟苏先才并肩坐在屏幕前。
程序一开,卫星传来的第一幅云图,缓缓铺满整块屏幕——那是全国上空的云层走势,密密麻麻,像一张会呼吸的网。
“它每八小时扫一次,哪里干了,哪里闷了,全都能算出来。”
郁鸿明声音很轻,像在跟机器聊天。
“要是某个地方,连续半个月,一滴云都没有……”
他顿了顿,指尖点了点屏幕上一片刺眼的空白。
“那就是旱灾的前兆。”
他早就算好了。
那会儿,他请了七八个老气象专家,围着图纸啃了半个月,才定下这阈值。
不是为了预测天气。
是为了——能替天,下一场雨。
连续半个多月阴雨绵绵,哪怕只是毛毛细雨,地势低的地方也迟早要泡汤!
这时候就得动手了——把那些堆成山的积雨云给轰散!
龙国地大,南北东西气候天差地别,有的地方干旱得跟火炉似的,有的地方雨下得像天河漏了窟窿,天气能调就调,别跟老天爷较劲。
这套系统的本意,就是掐灭那些可能引发灾难的极端天气苗头。
没风险?那就别瞎折腾,老老实实当个旁观者就行。
卫星技术看着高大上,可硬件摆那儿,扫描一圈儿也不是眨眼就能完的事儿。
开机十分钟,屏幕上陆陆续续开始蹦出全国各地的云图。
身后几个技术员立马炸了锅,七嘴八舌嚷起来:
“我去!北疆火焰山那块儿,云都快被晒没了,这也太旱了吧!”
“粤西都这个季节了还下个没完?老天爷是开灌溉模式了吗?”
“牛啊!有这玩意儿,咱们电视上那天气预报,以后真能准到离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