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全维共融(1 / 2)

全维规则修复稳定后,全维共生网出现一种“全新共生形态”——各维度共生体的意识通过跨维协同,逐渐形成“全维共生元意识”:这种元意识不是单一意识的主导,而是所有共生体意识的“集体共鸣”,能实时感知全维的能量状态、规则健康、危机隐患,甚至能预判未来24小时的协同需求(如提前调配能量应对虚空扰动、优化规则参数预防残损)。

但元意识的形成也引发“新的冲突”:

个体意识与集体意识的冲突:部分共生体担心元意识会“吞噬个体意识”——星核共生体的低层级星核认为,元意识的集体决策会进一步削弱层级话语权;虚空微界域的虚空气泡灵害怕失去“虚空自由特性”,拒绝接入元意识网络;

决策效率与个体自主的冲突:元意识能快速制定“全维最优方案”,但部分共生体坚持“个体自主决策权”——云涡共生体认为元意识的“刚性调度”会限制流动特质的灵活性,多次拒绝元意识提出的“流动路径优化方案”;

记忆归属与隐私边界的冲突:元意识需要整合各共生体的核心记忆,部分共生体担心“记忆隐私泄露”——灵识集群的念丝灵不愿将“意识传递的底层逻辑”接入元意识,害怕被其他共生体复制;情絮微域拒绝共享“情绪感知阈值”,担心被滥用引发意识混乱。

“元意识不是‘控制工具’,是‘全维共生的进化形态’——它不是要消灭个体意识,而是要让个体意识在集体共鸣中,实现‘1+1>∞’的价值。”晶芽的忆晶修复仪监测到,接入元意识的共生体,协同效率比未接入的高50%,且能提前12小时预判危机,“我们需要构建‘元意识协同体系’,平衡集体共鸣与个体自主,让元意识成为‘全维共融’的纽带,而非障碍。”本源共生魂的意识与元意识深度共鸣,向所有共生体传递“意识共融”的信念:“全维共生的终极,不是维度的叠加,是意识的共融——个体意识是共融的底色,集体共鸣是共融的光芒。”

元界、共生元核联合全维共生体,启动“元意识协同计划”,构建“三层元意识协同体系”:

一、元意识接入机制:平衡集体与个体

由灵识集群、元核、虚寂共生体主导,设计“柔性接入规则”,确保个体意识自主:

分层接入:将共生体意识分为“核心层”(个体独特规则、隐私记忆,如念丝传递逻辑、情絮感知阈值)与“协同层”(全维协同所需信息,如能量需求、规则健康数据)——仅协同层接入元意识,核心层由个体自主保管,元意识无权读取;

自主开关:各共生体可自主控制接入状态——需要协同时开启接入,需独立决策时关闭接入(如星核的层级决策、云涡的流动路径选择);元意识仅在关闭接入时保留“协同需求提醒”,不强制干预;

权限管理:为各共生体设置“元意识权限等级”——元界、元核拥有“全局协调权”(可发起全维协同),星核、虚寂拥有“维度主导权”(可主导本维度的协同),云涡、虚空微界域拥有“个体决策权”(可拒绝非必要协同),避免权限集中导致的控制风险。

接入机制实施后,星核低层级星核同意接入协同层(保留层级话语权),虚空微界域开启接入(保留虚空自由特性),元意识接入率从30%提升至80%。

二、元意识协同功能:让集体共鸣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