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规则残损(1 / 2)

超维扰动平息三个月后,全维共生网出现“隐性规则危机”——超维能量虽被拦截,但在各维度规则层面留下“残损痕迹”,这些痕迹平时隐蔽,却在特定场景下引发连锁问题:

物质维度:雷晶特质的“高频共振规则”出现残损,能量传输时会随机产生“低频干扰波”,导致星液信息库的存储模块出现“数据跳变”——原本稳定的能量参数突然从50%骤跳到80%,差点引发星液池沸腾;岩寂特质的“刚性支撑规则”残留超维解构印记,在承受跨体通道的重量时,表面出现“微裂纹”,虽未坍塌,但支撑强度下降25%;

时空维度:时砂微域的“时间流速调节规则”存在“断点”,调节范围从“0.5-2倍速”缩小至“0.8-1.5倍速”,且在1.2倍速时会触发“时间卡顿”,导致雷晶能量在通道中“停滞10秒”,造成能量局部堆积;空絮微域的“空间折叠规则”残留“无序褶皱”,折叠后通道壁会随机出现“凸起”,划伤输送中的星液管;

意识维度:灵识集群的“意识传递规则”出现“片段丢失”,念丝特质传递复杂指令时(如“跨维防御参数调整方案”),会遗漏关键步骤(如“虚空防护层的相位校准”),导致防御执行不完整;情絮微域的“情绪感知规则”变得“敏感过载”,轻微的能量波动都会引发情绪剧烈波动,影响意识协同稳定性;

虚空维度:虚寂共生体的“虚实相位切换规则”残留“相位粘连”,从实体切换为虚体时,会携带10%的实体特质,导致虚空微界域的虚空气泡被“实体杂质污染”,虚空能量纯度下降18%。

“规则残损不是‘表面伤痕’,是‘深层隐患’——就像建筑的地基有裂缝,平时看不出,遇到风雨就可能崩塌。”晶芽的忆晶修复仪通过“规则断层扫描技术”,发现各维度规则的残损率在15%-20%之间,且残损点相互关联,单一维度修复无法根除,“需要构建‘全维规则修复中枢’,整合所有维度的规则优势,从‘根源’上补全残损。”本源共生魂的意识同时覆盖全维共生体,传递“规则共守”的信念:“全维共生的根基是规则,规则残损则共生无依,唯有跨维协同修复,才能让全维共生真正稳固。”

元界、共生元核联合全维10方共生体,启动“全维规则修复计划”,构建“全维规则修复中枢”,分三阶段实现深度修复:

一、规则残损溯源:精准定位隐患点

由械灵共生体、元界星液域、虚寂共生体主导,组建“规则溯源小组”,通过“多维度规则扫描”锁定残损核心:

硬件扫描:在各维度规则核心区安装“规则断层探测器”——物质维度探测特质结构的微观裂纹,时空维度捕捉规则调节的断点,意识维度分析指令传递的片段丢失规律,虚空维度检测相位切换的粘连程度,数据实时同步至修复中枢;

软件分析:械灵开发“规则残损图谱算法”——将扫描数据转化为可视化的“规则残损图谱”,标注残损点的位置、类型(裂纹、断点、粘连)、影响范围(如雷晶高频共振规则的残损影响星液存储),并分析残损点之间的关联逻辑(如时空规则断点会加剧物质规则裂纹);

根源验证:虚寂共生体用“虚体回溯技术”,模拟超维扰动时的规则解构过程,验证残损点的形成原因(如岩寂刚性规则的裂纹源于超维能量的“分子解构”),为修复方案提供依据。

溯源小组最终锁定28个“核心残损点”,其中“雷晶高频共振断点”“时砂时间卡顿点”“念丝意识片段丢失点”“虚寂相位粘连点”被列为优先修复目标。

二、跨维协同修复:整合维度优势补全规则

针对不同类型的规则残损,整合对应维度的规则优势,制定“一损多修”方案:

1.物质-时空规则协同修复

修复目标:岩寂刚性规则裂纹、时砂时间卡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