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73章 许绅救活了嘉靖救不了自己

第173章 许绅救活了嘉靖救不了自己(1 / 2)

“家人们,书接上回。”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向更深迷雾的凝重,“明武宗朱厚照31岁暴亡,身后既无子嗣,也无同父兄弟,大明皇位的继承第一次出现了旁支入继大统的情况。最终,由内阁首辅杨廷和等人选定,迎立了明武宗的堂弟——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时年15岁的朱厚熜即位,这就是在位长达45年的明世宗,嘉靖皇帝。”

天幕上展现了少年嘉靖帝从藩地入京登基的场景。

“这位以‘大礼议’事件与文官集团激烈对抗并最终获胜的皇帝,以其聪慧、敏感、多疑和笃信道教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在他统治的中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宫廷巨变,彻底改变了他,也再次将太医这个群体推到了风口浪尖。”

“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壬寅年。”朱迪钠放慢了语速,营造出紧张氛围,“十月二十一日深夜,嘉靖帝宿于端妃曹氏宫中。以杨金英为首的十几名宫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炼丹求仙过程中的残酷虐待,合谋潜入寝宫,用黄绫布试图将熟睡中的嘉靖帝活活勒死!”

天幕上再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宫女们慌乱中将绳索打成死结,无法收紧,期间一名宫女因恐惧跑出去报告皇后,事情败露。

“嘉靖帝当时已被勒得奄奄一息,昏迷不醒。御医们被紧急召入宫中,但面对如此骇人听闻的伤势,个个‘惧不敢下药’,生怕皇帝一旦在自己手中咽气,将面临灭顶之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太医院使许绅站了出来。”朱迪钠的语气带着一丝敬意与诡异,“他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调峻药下之’,根据记载,他使用的是‘桃仁、红花、大黄等下血药’。注意,朱迪钠强调,‘此法太医院常规记录并无先例,更像是民间或军队处理严重瘀血窒息的猛药。’”

“辰时(早上7-9点)灌下药,过了七八个小时,直到未时(下午1-3点),嘉靖帝终于‘吐紫血数升’,逐渐恢复了呼吸和意识,得以缓过来。”

“可以说,是许绅以超凡的胆识和非常规的手段,将嘉靖帝从鬼门关硬生生拉了回来。此等救驾之功,堪称擎天保驾!”

画面中,许绅因紧张和劳累几近虚脱。

“事后,嘉靖帝重赏许绅,进官为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封赏不可谓不厚。然而,”朱迪钠话锋陡然一转,“就在这件大功之后不久,许绅本人却一病不起,很快便去世了。”

“他在临终前对家人说:‘吾不起矣。囊者宫变,吾自分不效必杀身,因此惊悸,非药石所能疗也。’意思是,我救皇上时,就知道如果救不活必死无疑,那种极致的惊吓和压力,已经伤了我的心神,不是药物能治好的了。”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但结合后来发生的事情,总让人觉得……太过巧合,甚至有些欲盖弥彰。”“逻辑鬼才”发出了质疑的弹幕。

“而那位被许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的嘉靖帝,其后的变化更是令人瞠目。”朱迪钠继续说道。

“这场‘壬寅宫变’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不再相信皇宫是安全的,甚至不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他从此移居西苑,长达二十余年不再回紫禁城居住,并且彻底不上朝,专注于炼丹修道,通过批阅奏章和宠信严嵩等阁臣来遥控朝政。”

画面中,西苑永寿宫内,香烟缭绕,嘉靖帝身着道袍,沉迷于丹炉之间,与朝臣隔绝。

“然而,具有绝大讽刺意味的是,”朱迪钠抛出了最核心的疑问,“这位因为受到极度惊吓而远离朝堂、沉迷方术的皇帝,在经历如此劫难后,非但没有早夭,反而一直活到了六十岁(虚岁),在明朝皇帝中已算高寿。这难道不奇怪吗?”

弹幕瞬间被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