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134章 第40种死法:瓦罐鸡朱高煦5

第134章 第40种死法:瓦罐鸡朱高煦5(2 / 2)

偏殿内,徐妙云以手掩口,未来的煦儿,竟如此混账!这等于是变相地将自己的儿子送回去当“质子”,以示决裂吗?他难道不知道这会彻底激怒他的父亲?她感到一阵眩晕。

“说到第二次北征,”朱迪钠的声音变得有些玩味,“这里就不得不提由后来继位的朱瞻基,也就是明宣宗主持编纂的《明太宗实录》了。”

天幕上浮现出一本厚重的、象征着官方正史的书籍。

“在这本实录里,关于第二次北征,汉王朱高煦是否参与,记载得非常模糊,几乎是只字未提,仿佛这个人从这场重要的军事行动中消失了一样。尤其是其中所写的汉王朱高煦居然在大军出征前亲自送自己儿子回南京,似乎在暗示他自己其实在这次北征中留在了南京……”

朱迪钠顿了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录里大力宣传、着重描绘了当时还是皇太孙的朱瞻基,在忽兰忽失温战役中如何英勇奋战、临危不惧的场景。”

“这史笔的偏向性,未免也太明显了点。”朱迪钠调侃道,“简直就是要把二叔的功劳全抹掉,把所有高光时刻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嘛。”

然而,他话锋又一转:“但是,有意思的是,这本《明太宗实录》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因为里面明确记载了,第二次北征刚一结束,大军回朝,朱高煦就立刻‘上蹿下跳’,开始积极活动,弹劾太子朱高炽‘迎驾迟缓’,对父皇不敬。而且,在第二年,也就是永乐十三年,朱高煦就被改封到了青州。”

“青州在哪里?”朱迪钠拉出一幅地图,标出位置,“就在北京(顺天府)眼皮子底下,不到一千里!这虽然还是让他就藩,但可比当初的云南近太多了,依然处于帝国的权力辐射圈内。”

“那么问题来了,”朱迪钠抛出了核心疑问,“如果朱高煦真的如《实录》所暗示的那样,在第二次北征中毫无表现,甚至可能都没参加,他凭什么在回来后敢这么嚣张?不仅敢直接弹劾太子,还能让盛怒下的朱棣,反而将他改封到离京城不远的青州......要知道这个地方可是齐王朱榑的土地,永乐七年,这个朱榑才第二次因为行为举止放纵,屡屡触犯永乐大帝而被再一次废为庶人。永乐将如此好的地方给了汉王,不是奖励他在第二次北征立了大功,难道还是奖励他公开顶撞自己?”

答案,似乎呼之欲出。

“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朱迪钠斩钉截铁地说,“朱高煦在第二次北征中,同样立下了不容忽视的大功!这功劳,大到让朱棣即便对他怒其不争,即便已经立了太孙,也无法轻易抹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容忍他的某些行为。这功劳,就是他敢于挑战太子、敢于跟父皇叫板的底气所在!”

“只是,这最后的资本,又能让他挥霍多久呢?”朱迪钠的声音带着一丝宿命般的叹息。

奉天殿前,一片寂静。史书的迷雾与现实的逻辑交织,勾勒出一个功高震主、却又性情暴烈、步步踏错的身影。朱棣闭上了眼睛,未来的家庭悲剧和朝堂风波,似乎正朝着一个无可挽回的方向加速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