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86章 李景隆的“本事”与精明

第86章 李景隆的“本事”与精明(2 / 2)

这番调侃,将李景隆的行为拔高到了一种荒诞的“能力”层面。

紧接着,有网友从更深层的利害关系分析了李景隆的动机:

【网友“勋贵心理学”分析:大家别忘了李景隆的身份!他是勋贵二代的核心代表!建文帝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江南文人集团,本来就在打压他们这些淮西勋贵后代。就算李景隆真打赢了朱棣,万一过程中燕王或燕王妃有个三长两短,你们觉得那帮文官会放过他?到时候随便找个由头,说他用兵酷烈、残害宗亲,削爵圈禁都是轻的!李景隆不傻!】

【网友“前车之鉴”补充:没错!看看湘王朱柏自焚后,具体执行削藩的官员哪个有好下场了?李景隆可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刚办完周王朱橚的案子,办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结果湘王事件一出,他肯定吓出一身冷汗,更坚定了不能把事情做绝的决心。】

这些分析,将李景隆看似荒唐的行为,置于洪武-建文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勋贵集团生存困境的大背景下,显得似乎“合理”了许多。

就在这时,一个网友将话题引向了一个更敏感的方向:

【网友“历史侦探”提问:主播,你之前提到朱元璋被建文帝匆匆下葬,语焉不详。那为什么建文削藩,第一个动手抓的就是他的五叔周王朱橚呢?公开理由是说周王是嫡五子,地位高,威胁大。但我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

【网友“阴谋论爱好者”秒回:这还不简单?周王朱橚是出了名的喜欢医术,精通药理啊!抓他,还不是怕他这个专业人士,从什么蛛丝马迹里,看出他爹朱元璋的死有不对劲的地方?!】

“嗡——!”

此言一出,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天幕下洪武十一年的时空,瞬间炸开了锅!

“胡说八道!”奉天殿内,朱元璋猛地一拍御案,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

虽然他之前从天幕零散的信息中,已经隐约感觉到自己未来的死亡可能有些蹊跷,但如此直白、近乎指控地被点破——他的孙子还有那个吕氏,可能为了皇位,害死了他?甚至因此要抢先控制精通医术的儿子以防泄密?——这简直是将他这位开国皇帝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

对于一个从底层崛起、历经无数阴谋诡计才登上巅峰的帝王而言,没有什么比这种死法更让他感到耻辱和愤怒的了!他可以接受马革裹尸,甚至能勉强接受像天幕暗示的病死,但绝不能接受,可能死于子孙的阴谋!

这股极致的愤怒中,还夹杂着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寒意和……恐惧。如果未来真如此,那他现在身边这些看似恭顺的儿子、孙子,哪一个……

他阴鸷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殿下的朱标、朱棣,以及那些垂首不语的文武大臣。

整个奉天殿的气氛,因为网友这句大胆的猜测,降到了冰点。所有人都噤若寒蝉,连呼吸都小心翼翼。周王朱橚精通医术,这本是雅事,此刻却仿佛成了催命的符咒。而那个尚在稚龄、未来会被第一个开刀的周王,此刻恐怕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竟然会和父皇的死亡疑云紧紧联系在一起。

朱元璋深吸了几口气,强行压下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暴怒和某种更复杂的情绪。他知道,现在不是发作的时候。天幕还在继续,他需要知道更多!

但一股前所未有的、对身边所有人的猜忌和审视,如同毒藤般,在他心中疯狂滋长起来。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那看似稳固的皇座之下,涌动着何等黑暗而危险的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