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54章 朱樉注定拿不到的太子之位

第54章 朱樉注定拿不到的太子之位(2 / 2)

【网友“历史美容师”发言:我觉得大家对秦王朱樉太苛刻了!那些所谓的劣迹,很多很可能是建文朝那帮书生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三傻为了给削藩找借口而故意编造、放大的黑材料!而朱棣靖难成功后,为了打压二哥这一脉,避免其子孙凭借嫡系身份对自己构成威胁,也乐得顺水推舟,默认甚至强化了这种丑化宣传!】

这条评论引来不少附和,仿佛为朱樉的“污名”找到了一条合理的开脱路径。

然而,立刻有更熟悉史料细节的网友站出来反驳:

【网友“嫡系关系考”指出:楼上想法很好,但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第二代秦王朱尚炳,是跟建文帝朱允炆从小一起在宫里长大的,感情极为深厚!靖难之役时,他是唯一一个明确公开表态支持建文帝、甚至扬言要出兵攻打燕王朱棣的藩王!这种情况下,建文帝有什么理由去编造他亲生父亲(朱樉)的劣迹?更何况,这些记载最早是出现在《太祖实录》里的,那可是朱元璋时期就开始编纂的!】

这一记重锤,几乎将“翻案”言论砸得粉碎。

紧接着,关于历史书写真实性的讨论进一步升级:

【网友“实录真相帝”尖锐指出:《太祖实录》又如何?明成祖朱棣一登基,马上就组织人手重修了《太祖实录》,连“洪武三十五年”这种离谱的年号都搞出来了,硬是给他爹朱元璋续了四年阳寿,这可真是“大孝子”啊!】

这条评论充满了讽刺意味。

随即,关于朱棣庙号的讨论也热烈起来:

【网友“庙号纠正官”严肃更正: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朱棣的庙号是明太宗!不是明成祖!明成祖是他去世一百多年后,由他的后世子孙嘉靖皇帝给改的!】

【网友集体刷屏:是的,的确是明太宗。我们只认明太宗!估计朱棣本人也更喜欢‘太宗’这个庙号,毕竟能跟唐太宗李世民并列。】

【网友“历史类比家”调侃道:唐太宗李世民、明太宗朱棣,一个开创贞观之治,一个缔造永乐盛世,虽然得位都不太正,但治理天下的本事那是没得说!】

【网友“黑粉头子”继续补刀:两位都是“大孝子”!唐太宗帮他爹提前晋升太上皇,明太宗更孝顺,直接给他爹朱元璋皇帝延寿四年……】

这番带着戏谑的讨论,将皇权斗争下历史书写的任意性和功利性,赤裸裸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天幕之下,奉天殿前的朱元璋,听着这些后世之人对他儿子们、对他身后事的肆意评说和调侃,脸上已经看不出太多愤怒的波澜,只剩下一种深沉的、近乎麻木的疲惫。

他甚至没有像往常一样因“续命四年”这种大不敬的言辞而暴怒。

‘老四……’他在心中默念,一种复杂的情绪涌动。‘如果老大(朱标)真的不在了,老二(朱樉)又是这般不堪大用甚至早逝……老四在这种情况下起兵,夺了允炆那孩子——而且还是一个他母亲已被处决、被咱亲自下令囚禁在凤阳的吕氏所生之子的皇位……’

朱元璋缓缓闭上眼,脑海中飞速权衡着。抛开父子之情,纯粹从王朝延续和能力的角度看,一个能打出“永乐盛世”的皇帝,或许……或许比一个被文臣包围、可能引发藩王动荡的幼主要更靠谱?

‘罢了……’一声无声的叹息在他心中响起。‘若真到了那一步,江山能稳固,天下能兴盛,咱……咱也就认了。’

这一刻,这位开国皇帝展现出的,不是对具体某个儿子的偏爱,而是一种超越个人情感、对朱明王朝国祚绵长的终极考量。在天幕揭示的残酷“未来”面前,他甚至开始提前消化和接受那些原本绝不可容忍的“悖逆”。只要最终坐在那个位置上的,还是他朱家的子孙,还能让大明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