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太子对蓝玉的庇护(1 / 2)

就在奉天殿前众臣为蓝玉的罪行感到震惊和愤怒,认为其死有余辜之时,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揭示隐秘的语调:

“不过,老铁们,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蓝玉如此作死,按朱元璋的脾气,怎么可能让他活到洪武二十六年?难道就因为他功劳大吗?”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关键信息:“其实不然。在蓝玉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护身符——那就是当时的太子,朱标!”

此言一出,天幕下又是一片低呼。太子朱标?那位以仁德着称的储君,竟然会回护如此跋扈的臣子?

网友们的评论立刻跟进了细节:

【网友“太子党研究”发言:没错!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而常遇春的女儿是太子朱标的正妃(常氏,虽早逝但情分在)。从这层关系论,蓝玉是太子朱标的舅父辈,属于铁杆的“太子党”。而且蓝玉虽然跋扈,但对太子朱标是真心拥护和敬畏的。】

【网友“洪武秘闻”补充:史料有隐晦记载,蓝玉犯下那些大罪,比如强奸元妃、炮轰喜峰口后,朱元璋其实已经怒不可遏,动了杀心。但每次,都是太子朱标出面力保。】

【网友“宫廷场景还原”描述:最着名的一次就是在东宫。据说蓝玉犯下大错后,被召至东宫。太子朱标当着朱元璋派来的耳目(或甚至朱元璋本人可能就在幕后)的面,厉声斥责蓝玉,亲自用鞭子狠狠抽了他一顿,直打得蓝玉皮开肉绽,连连叩头求饶认错。朱标一边打,一边痛心疾首地训诫,最后对父皇派来的人(或对朱元璋)说:‘此獠桀骜,然勇略可用,儿臣已重责之,望父皇念其微功,留其性命,以待将来为国之用。’】

朱迪钠点评:大家想想这个画面。太子亲自鞭笞,既是惩戒,更是保护。朱元璋再愤怒,看到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如此回护,并且承诺将来能驾驭使用这头猛虎,他还能说什么?为了维护太子的权威和颜面,也只能暂时压下杀心。

【网友“终极庇护所”总结:所以,在太子朱标活着的时候,蓝玉无论闯多大的祸,最终都能在朱标的羽翼下化险为夷。那顿东宫的鞭子,看似惩罚,实则是他最大的保命符。朱元璋所有的耐心和容忍,都是建立在‘此人是留给标儿用的’这个前提之上的。】

天幕下的奉天殿前,再次陷入一种复杂的寂静之中。

李善长、徐达等人面面相觑,原来如此!难怪蓝玉能如此嚣张而暂时无恙,背后竟是太子在竭力回护!他们不由得将目光悄悄投向御阶之下的太子朱标。

朱标此刻也是心绪难平。他未来竟会如此回护蓝玉?甚至不惜在父皇面前动用如此手段?他看向自己的父皇,只见朱元璋面色阴沉,眼神锐利如刀,显然天幕所言,触及了他内心深处的某种权衡与隐痛。

而大都督府值房内的蓝玉,在最初的冰寒之后,听到“太子庇护”、“东宫鞭笞”这些信息,心中更是百感交集。原来……自己未来能活到那个时候,竟全赖太子回护?那顿鞭子,不是羞辱,而是生机?他对那位宽厚仁爱的外甥女婿、当朝储君,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感激、羞愧与誓死效忠的复杂情绪。

然而,这层庇护越是牢固,当失去之时,反噬也就越是猛烈。所有人都隐隐意识到,太子朱标,才是那把悬在蓝玉头顶、真正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太子不在了,蓝玉的末日,也就真的到了。

天幕上,主播朱迪钠的声音平稳而富有穿透力,继续剖析着那段复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