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21章 网友纠错与解脱的牛城

第21章 网友纠错与解脱的牛城(1 / 2)

就在天幕上关于徐达死因的争论如火如荼,各种阴谋论与史实考据齐飞之际,一条显得格外严谨、带着考据气息的评论,如同清流般突显出来:

【网友“洪武纪年考”留言并@主播:主播,前面关于崇宁公主和牛城驸马的说法有时间线上的错误!根据《明实录》等可靠史料,朱元璋第三女崇宁公主是在洪武十七年十一月才下嫁牛城的!而曹国公李文忠死于洪武十七年三月。这意味着,在李文忠去世及华中因此被处死的时候,牛城根本还没有尚主,他当时只是一个普通的青年将领,与曹国公府关系亲密,但并无证据显示他深度参与了李文忠的病情诊治乃至其后的风波。因此,将牛城与李文忠之死直接挂钩,在时间线上是不成立的!】

这条评论还没完,紧接着又补充道:

【另外,关于崇宁公主的卒年,虽有争议,但更可靠的记载显示她最早死于洪武十八年,而非洪武十七年六月。所以,他们夫妇的悲剧,应该与李文忠案无关,而是与另一桩震惊朝野的大案——发生于洪武十八年三月的郭桓案有关!】

这条考据详实的评论一出,天幕上顿时安静了片刻,随即引发了新的讨论方向。

而天幕下,曹国公府内,原本已经心如死灰、认为自己难逃“谋害义兄”嫌疑的牛城,在清晰地听到这条评论后,整个人如同被从冰水里捞出来一般,猛地喘了一大口粗气!一直紧绷到几乎要断裂的神经,骤然松弛了下来。

不是自己害死了义兄李文忠!

这个认知如同甘霖,浇灭了他心中那灼烧灵魂的负罪感和恐惧。只要不是参与了谋害待他如亲弟的义兄李文忠,其他的罪名,哪怕是卷入天大的案子,他牛城都认了!他甚至暗暗希望,陛下能因此直接解除他与崇宁公主的婚约,让他做一个普通军官,哪怕戍边也好,战死沙场也罢,都好过背负着可能害死义兄的沉重枷锁。

他此时尚不知晓,朱元璋在听到上一版本“预言”后,已然取消了他的驸马资格。

天幕上,朱迪钠显然也看到了这条严谨的纠错评论。他脸上露出一丝尴尬,连忙对着镜头说道:

“啊,这位‘洪武纪年考’的老铁说得对!是我疏忽了,查阅资料时出现了时间线上的混淆。感谢指正!确实,崇宁公主下嫁牛城是在李文忠去世之后,牛城并未卷入李文忠之死的事件。他们的悲剧,根源在于明朝初年另一场牵连极广、同样血腥的大案——郭桓案!”

朱迪钠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开始引导新的议题:

“那么,为了理清崇宁公主和牛城驸马真正的死因,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郭桓案?这桩发生在洪武十八年,看似是户部侍郎郭桓贪污税粮的案件,为何会演变成一场席卷数万官员、波及无数勋贵子弟甚至皇室姻亲的滔天巨案?”

他的话语,成功地将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徐达之死的谜团,以及牛城与李文忠关系的误解中,牵引到了一个更为庞大、更为黑暗的未知领域。

奉天殿内,朱元璋的眉头再次紧锁。郭桓案?洪武十八年?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时间点——就在徐达病逝(洪武十八年二月)之后不久!这难道又是未来的一场大清洗?

文武百官们也是面面相觑,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困惑与不安。郭桓?此时(洪武十一年)的郭桓,或许还只是户部一个并不起眼的官员,他未来竟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甚至牵连到了驸马和公主?

尤其是那些家中子弟在户部、漕运、地方官府任职,或者与钱粮税收有所关联的勋贵大臣,心中更是警铃大作。一场贪污案,如何能波及如此之广?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