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20章 第七种死法:徐达的背疽与烧鹅

第20章 第七种死法:徐达的背疽与烧鹅(1 / 2)

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将焦点转向了一个更为重量级的人物:

“现在,我们要讲述的是大明皇室64种死法中,一位极其关键的人物——死后被追封为中山王的魏国公,徐达。”

“作为明成祖朱棣的岳父,燕王妃徐妙云的父亲,徐达的血脉,从明仁宗朱高炽始,将贯穿后续整整十五位大明皇帝。可以说,在整个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徐达家族是名副其实的‘一门两国公,与国同休’的顶级勋贵,其影响力绵延不绝。”

天幕下,徐达在听到自己名字被提及,尤其是听到“死法”二字时,心中先是莫名一松。在这个节骨眼上,听到自己的死讯,某种程度上反而是好事,至少说明自己并非因为女婿“篡逆”而被当场清算,而是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属于“自然”范畴的结局。

然而,“明仁宗朱高炽”?那不是刚刚出生才一个多月的外孙子吗?

“一门两国公,与国同休”

“十五位皇帝都有他的血脉”

这些描述,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惊肉跳!这哪里是荣耀,这分明是架在火上烤!陛下会怎么想?那些本就眼红徐家圣眷的勋贵同僚们会怎么想?这几乎是在明示徐家未来权势熏天,甚至与皇权深度捆绑!在已经得知燕王可能“篡位”的当下,这番话无异于催命符!

朱迪钠并不知晓洪武十一年此刻的暗流汹涌,继续按部就班地讲述:

“就在曹国公李文忠去世的第二年,也就是洪武十八年,徐达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根据官方史料的记载,徐达是在洪武十七年于北平留守任上,背部生了疽疮(一种严重的皮肤感染,在古代医疗条件下极为凶险),被紧急接回应天府医治。然而,经过数月的治疗,最终在洪武十八年的二月二十七日,徐达因病重不治,在应天去世。”

“徐达死后,朱元璋表现得极为悲痛。他下令辍朝以示哀悼,追封徐达为中山王,谥号‘武宁’,以极高的亲王规格将其安葬在钟山之阴,紧邻着他自己未来的陵寝——孝陵。并且,特旨让徐达配享太庙,这意味着徐达的灵魂将永远陪伴在朱明皇室的列祖列宗之侧,享受后世的祭祀。可以说,从官方记载来看,徐达得到了一个臣子所能想象的最高哀荣。”

天幕下的众人听着这番描述,心情复杂。按照此前朱迪钠的套路,如此“完美”的记载之后,必然跟着一个“然而”。

果不其然,朱迪钠话锋一转:

“然而,从徐达去世开始,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一个截然不同的说法,一个充满阴谋论色彩的故事。这个故事说,徐达并非正常病逝,而是被朱元璋逼死的!”

他详细叙述了这个流传甚广的野史:“据说,徐达当时患的背疽,最忌讳食用鹅肉这种‘发物’,一旦食用,极易导致病情恶化,毒发身亡。而朱元璋,恰恰在此时,特意赏赐了一只蒸鹅给病中的徐达。君命难违,徐达面对着皇帝的‘恩赏’,明知是催命符,也只能叩谢隆恩,当着使者的面,流着泪将那只蒸鹅吃下。结果,当天晚上,徐达就因背疽崩裂,毒发身亡。因此,民间普遍认为,徐达之死,实乃朱元璋暗中逼迫所致。”

天幕下的朱元璋听着这个“烧鹅逼死”的故事,脸上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讥诮。他昨天在得知老四可能篡位、徐家血脉将贯穿大明后世时,确实动过杀心。但那是基于未来的“可能性”!就现在,洪武十一年而言,北元未灭,四方未靖,他朱元璋倚重徐达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自断臂膀,去用什么下作的“烧鹅”计?他生怕徐达像常遇春一样突然倒下,导致北伐大业受阻,军中势力失衡!

而在徐达看来,情况则截然不同。得知自己的死期在洪武十八年,他反而有种莫名的“轻松”。李文忠死于洪武十七年,自己死于洪武十八年……至少,在李文忠这位军方巨头去世之前,陛下还需要他徐达来制衡和稳定局面。而且,这个时间点,远在燕王“篡位”之前,说明自己并非直接因女婿的“逆举”而被诛杀。能得一个“病逝”的官方结论,死后哀荣备至,对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道理的他而言,在目前这种诡异而危险的局势下,或许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