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单膝跪地,高举双手,用一种清朗而洪亮,足以让整个广场都能听清的声音,朗声奏报:
“启禀陛下!臣,镇北侯顾昭,奉陛下天威南下,幸不辱命!盘踞运河之水匪,已尽数剿灭,漕运已然畅通!负隅顽抗之盐商逆首,亦已擒获!此乃江南士绅感念皇恩浩荡,深知陛下宵衣旰食不易,‘自愿’捐献之军饷白银一千零七十万两,以助国用!”
说着,他指向身后那片红色的车队长龙。
“此乃臣与孙元化、徐光启等忠臣,秉承陛下圣意,与江南诸位乡绅贤达,共同所定之‘新政条约’!以期自此之后,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使东南税赋,尽归国库,以固国本!”
说着,他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铁盒。
“此乃顽抗天兵,勾结海寇之逆贼!如今皆已生擒,请陛下降下雷霆圣旨,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话音铿锵,掷地有声!
顾昭的这番奏报,堪称滴水不漏,将政治情商发挥到了极致。他只字不提自己的血战与谋划,将所有功劳的核心,都归结于“陛下天威”与“皇恩浩荡”,将那笔巨款的来源,说成是江南士绅的“自愿捐献”,将那份足以捅破天的条约,说成是与“忠臣贤达”的“共同商定”。他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只知忠心耿耿执行皇帝意志的完美臣子。
城楼之上,温体仁等一众文官,看着下方那白花花的银车,听着顾昭那无懈可击的奏报,一张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他们心中充满了滔天的怒火,却又找不到任何可以攻讦的借口,那种憋屈与无可奈何,几乎让他们当场吐血。
而龙椅旁的崇祯皇帝,在亲眼看到那如山如海的银两,在亲手接过了那份他梦寐以求的“新政条约”之后,心中对这位年轻侯爷的最后一丝疑虑与戒备,也彻底烟消云散。
他需要钱,顾昭给他带来了钱!他需要改革,顾昭给他带来了方案!他需要一个能替他冲锋陷阵,又不居功自傲的臣子,顾昭完美地扮演了这个角色!
“好!好!好!”崇祯皇帝连说三个好字,龙颜大悦,当场宣布:“镇北侯劳苦功高,忠心可嘉!所献银两,不必入户部,悉数拨入‘皇家商会’,由镇北侯全权调配,以作下一步经略之用!”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这等于给了顾昭一个不受任何部门监管的私人小金库!
崇祯没有理会群臣的反应,继续下令:“至于那些逆贼,着令刑部,押赴西市,斩首示众!以彰国法!”
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最终以顾昭的完胜而告终。他不仅赢得了泼天的富贵与权力,更赢得了这个多疑帝王,最宝贵的,毫无保留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