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谷口伏杀(2 / 2)

“把被俘的楚军将领带过来。”曹复沉声道。

很快,一名被五花大绑的楚军将领被押了过来。他肩膀上的伤口还在流血,脸色苍白,却梗着脖子,眼神倔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休想从我嘴里问出半个字!”

曹复举起玉佩,递到他眼前:“这玉佩是你的?上面的纹路是什么意思?”

楚军将领看到玉佩,瞳孔骤然收缩,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却很快掩饰过去:“不过是块普通玉佩,哪有什么意思!”

曹复盯着他的眼睛,指尖微微用力,玉佩的边缘硌得掌心发疼:“普通玉佩?那为何你的部下木牌上,也有相似的标记?”

楚军将领脸色更加苍白,嘴唇抿得紧紧的,不再说话。曹复知道,再问下去也不会有结果,他挥手示意士兵将其押下去:“严加看管,不许任何人接触。”

清理战场时,曹复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楚军携带的粮草极少,而且兵器装备参差不齐,除了少数将领使用青铜剑,普通士兵的兵器甚至有不少是石斧和木矛。

“这不像楚国的正规军。”石砚皱着眉头,“楚军向来装备精良,怎么会用这么简陋的兵器?”

曹复蹲下身,捡起一把楚军士兵的木矛,矛尖已经开裂,上面还沾着泥土。

他指尖捻了捻矛尖的木屑,心里嘀咕:景阳明明率领三万楚军进驻宋国南部,怎么派来偷袭的却是这样一支乌合之众?难道是故意示弱,还是另有图谋?

他站起身,看向山谷外的夜色。风从谷口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远处的村落里,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曹复扯了片路边的野草,在手里慢慢搓碎,苦涩的汁液沾着掌心的汗。

“石砚,你带一队人,沿着楚军突围的方向追查,看看他们往哪里去了。”曹复下令,“注意隐蔽,不要打草惊蛇。”

“诺!”石砚领命,立刻挑选了一队精锐士兵,消失在夜色中。

曹复转身走向被俘的楚军士兵,他们蹲在地上,一个个面如死灰。他走到一个年轻的士兵面前,对方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嘴唇干裂,眼神里满是恐惧。

“你们是楚军的正规军吗?”曹复轻声问道。

年轻士兵身体一颤,抬起头,看了看曹复,又快速低下头:“我……我们是临时征召的,不是正规军。”

“临时征召?”曹复挑眉,“景阳的三万楚军在哪里?”

年轻士兵摇了摇头,声音带着哭腔:“我不知道,将军只让我们来偷袭粮道,说事成之后有赏,没想到……”

曹复不再追问,他心里已经有了几分猜测。景阳派这支乌合之众来偷袭,恐怕不是为了真的截断粮道,而是想试探鲁军的实力,或者是为了拖延时间。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块木牌:“安国君,在楚军将领的行囊里发现了这个!”

曹复接过木牌,上面刻着和玉佩上相似的蛇形纹路,还有几个模糊的楚文字符。他看不懂楚文,却能感觉到这木牌和玉佩之间一定有关联。

“把木牌收好,带回大营。”曹复下令,“另外,让工匠们检查一下楚军的兵器,看看有没有其他疑点。”

夜色渐深,鹰嘴谷的火光渐渐熄灭,只剩下零星的火把在晃动。曹复站在谷口,望着远处的星空,指尖摩挲着那块玉佩。蛇形纹路的触感在掌心残留,像一个难解的谜团。

他知道,景阳的阴谋远不止伪装劫掠那么简单,这蛇形标记的背后,或许藏着更大的秘密。而那三万楚军的真正动向,更是让他心里不安。

身边的士兵们正在收拾战场,脚步声、兵器碰撞声渐渐平息。曹复翻身上马,鲁公剑在夜色中泛着冷光。他勒住马缰,回头看了一眼鹰嘴谷,然后调转马头,向着大营的方向驶去。

马蹄声在寂静的夜色中渐行渐远,留下身后一片狼藉的战场,还有那块被丢弃在地上的楚军青铜剑,在月光下泛着暗淡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