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把抓起桌上的搪瓷缸子,仰头灌了一大口凉白开,却仿佛喝的是烈酒般,脸上泛起红光。
“不行,这事不能等!我现在就得用大喇叭通知全村!”他说着就要往院子里冲,那架势恨不得立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建国叔,您先别着急。”苏瑶连忙笑着拦住他,“招工是有条件的,我会亲自面试,工人最起码要认字、讲卫生、手脚麻利的,如果面试合格,每个月工资八十块钱。
进了酒坊的工人,一切得按规章制度来,可不能像在家里干活那样,随着自己性子来。”
“那肯定的!”李建国连连点头,仿佛苏瑶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你是老板,规矩由你定!谁要是不听话,我头一个揍他!”
他搓着手,眼里闪着精光:“八十块钱一个月啊……县里国营厂的正式工,熬了十几年的老师傅也就这个数了!瑶瑶,你这是要把咱们村的后生都捧成金饽饽啊!”
他仿佛已经看到村里那些小伙子、大姑娘争相报名的火热场面,看到和平村因为这条路、这个酒坊彻底旧貌换新颜。
“还有件事,”苏瑶趁热打铁:“修路是咱们村自己的事,我的想法是,工人尽量用咱们村自己人,可能需要村长您出面帮忙协调一下,每户人家出一个劳力。
参与修路的乡亲们每人每天发五斤大米,或者是五斤白面,这样钱还是花在咱们自己人身上,大家干劲也足。”
“好!这个主意好!”李建国一拍大腿,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哽咽:“瑶瑶,你……你让叔说什么好!你这是要把咱们和平村扛在肩上往前走啊!你放心,叔这把老骨头,以后就给你、给咱们村的酒坊看好这个大门!谁要是敢暗中使绊子,先从我李建国身上踏过去!”
这个质朴的农村汉子,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着最坚定的支持。
苏清平在一旁,看着女儿条理清晰、沉稳大气的模样,脸上露出了既欣慰又骄傲的笑容,他补充道:“建国哥,瑶瑶是咱和平村出去的孩子,有好事肯定先想着咱村。”
“对对对!清平说的对,瑶瑶这孩子大义!你生了个好闺女呀!”李建国连连点头,他立刻站起身,“我这就去用大喇叭喊两嗓子,召集大伙儿开会!这等天大的好消息,必须让所有人都知道!”
没多久,架在村长家院子外榆钱树上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里面传出村长激动的声音:“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到村中心的银杏树下来集合,我有好消息宣布。”
李建国喊完喇叭,笑呵呵地跟苏瑶父女说道:“瑶瑶,清平,走,咱们一起去。”
村中心的银杏树下,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拢过来,议论纷纷,不知道村长这么急着召集大家是为了啥。
李建国站在磨盘上,激动得脸色通红,他挥着大手,声音洪亮地开了腔:“老少爷们儿!静一静!都听我说!有天大的好事!”
底下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头一件!咱们村,要修路了!修那条一下雨就成烂泥塘的破路!修成平平整整的水泥路,直通镇上!”
人群里一阵骚动,脸上都写着不敢相信。
“村长,您没说梦话吧?修路?那得多少钱?公家给修?”一个中年汉子扯着嗓子问。
李建国大手一摆:“公家?你们就别想了!镇上的路还没修好呢!是瑶丫头,是苏瑶!她出钱,给咱们村修路!但咱们每家要出一个劳力。”
“啥?苏瑶出钱?”一个婶子惊得拔高了嗓门,“她一个姑娘家,哪来恁多钱?这……这么大的事情她一个姑娘家能做主?”
“出工给钱吗?工钱咋算的?”
“对呀!工钱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