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黑风寨附近,趁夜摸进清军的临时哨卡,绑走了两个负责放哨的士兵,从他们嘴里撬出了“清军主力已过真定府,三日后抵达刘家堡外围”的消息。
这些小胜仗,像一根根小刺,扎在清军先锋的身上——虽不致命,却让他们烦躁不已。负责先锋的清军参领阿济格,气得摔了马鞭:“一群乡巴佬,躲在山里不敢出来,只会搞这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传令下去,各队加强戒备,慢慢推进,就算搜遍每一座山,也要把这些义军揪出来!”
可“慢慢推进”,恰恰是刘江想要的——游击小队的目的,不是击溃先锋,是拖延时间,为堡内的最后准备争取机会。但李三心里清楚,他们能拖一时,拖不了一世——清军先锋有五百骑兵,还有蒙古骑兵配合,而他们的游击小队,满打满算只有三十人,靠着地形和偷袭才能得手,一旦被清军缠住,就是死路一条。
第四日清晨,李三带着小队在返回刘家堡的路上,遇到了一群逃难的流民——他们是从真定府逃来的,说“清军的大部队来了,黑压压的一片,骑兵像乌云一样,大炮一辆接一辆,连地面都在抖”。李三立刻让人把流民护送到黑风寨,自己则带着两个队员,快马加鞭赶回刘家堡报信。
刘家堡的城头,刘江正和陈武查看防御。远处的山区里,隐约能看到一缕缕黑烟——是清军先锋在焚烧沿途的村落,硝烟味随着风飘过来,带着焦糊的气息,清晰可闻。
“堡主!李三回来了!”士兵大喊。刘江转身,看到李三骑着快马奔来,身上沾着泥土和草屑,脸上还有一道划伤。
“怎么样?清军先锋到哪了?”刘江迎上去。
李三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说:“回堡主,清军先锋骑兵五百人,已到黑风寨西侧二十里,蒙古骑兵在山里巡逻,主力……主力的大炮声,在真定府方向都能听到,估计三日内,必到堡外!”
刘江点点头,望向远处的黑烟,眼神凝重却坚定:“知道了。辛苦你们了,先下去休息,接下来,该轮到咱们在堡里,等着他们来了。”
李三退下后,陈武攥紧了腰间的刀:“堡主,这些小胜仗,只能拖一时,鞑子的主力一来,咱们还是得硬拼。”
“嗯。”刘江的目光落在东墙的炮位上,第四门弗朗机炮已调试完毕,炮口对准了远方,“这些小胜仗,不仅是拖时间,也是让弟兄们知道,鞑子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能被咱们伏击,能被咱们骚扰,就说明他们也有弱点。接下来,咱们就在堡里,用咱们的办法,跟他们硬拼。”
远处的硝烟味越来越浓,山区里的马蹄声隐约可闻,清军先锋的触角,已牢牢锁住了刘家堡的外围。大战的阴影,不再是远方的威胁,而是近在眼前的风暴——三日后,多铎的一万五千大军和五十门重炮,就会兵临城下。
刘江抬手,摸了摸城头的墙砖,上面还留着上次守堡时的弹痕。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下城头——最后的准备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