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清军的炮击就再次开始了。这一次,博洛改变了战术,不再分散炮击东墙,而是将十门红衣大炮的炮口全部对准东墙中段的那个缺口,试图集中火力将其扩大,为步兵冲锋打开通道。
“轰!轰!轰!”
密集的炮击声比昨日更甚,十枚铁球像十道黑色的闪电,接连砸向缺口处的木架。刚加固好的木架瞬间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咔嚓”声不绝于耳,横木被砸断,竖木被撞得倾斜,青砖散落一地,原本两尺宽的缺口,瞬间扩大到四尺,露出墙外清军营地的清晰轮廓。
“不好!缺口扩大了!”城头的士兵们惊呼出声。张奎立刻举起床弩,对准缺口外的清军炮兵,一箭射去,弩箭带着呼啸声,却在距炮队还有数十步时落下,根本伤不到人。他气得一拳砸在垛口上,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清军的炮击继续。
刘江冲到缺口旁,看着不断扩大的墙面,心里清楚:再用木架和青砖已经挡不住了,必须用更重的东西填补。他转头对陈武喊道:“去把堡里的旧门板、废弃的犁耙都抬来!越多越好!再让宋老栓带工匠来,用铁条把这些东西固定在一起,做成临时挡板!”
陈武立刻领命而去。不多时,就有数十名百姓扛着旧门板、拖着犁耙跑了上来,这些都是堡内人家舍不得扔的旧物,此刻却毫不犹豫地贡献出来。宋老栓带着工匠们也赶来了,他们手里拿着铁条和锤子,二话不说就开始工作:将门板并排立在缺口处,用铁条横向固定,再将犁耙斜撑在门板后,形成一道厚厚的“木墙”。
“快!再钉一根铁条!”宋老栓的声音沙哑,手里的锤子却挥舞得飞快。他的手上布满了伤口,有的是之前铸炮时磨的,有的是刚才搬门板时被木刺扎的,却顾不上包扎,缺口外的清军炮击越来越密集,门板已经被流石砸得坑坑洼洼,再不固定好,随时会被击穿。
就在此时,一枚铁球精准地砸在临时挡板上。“轰隆”一声,门板被砸得凹陷下去,铁条应声断裂,最中间的一块门板瞬间碎裂,木屑飞溅。一名正在钉铁条的工匠来不及躲闪,被木屑击中眼睛,疼得惨叫一声,却依旧死死攥着手里的锤子:“别管俺!快钉!”
刘江立刻让人将受伤的工匠抬下去,自己则拿起锤子,接替他的位置。他的手臂因长时间用力而发酸,却不敢放慢速度,每多钉一根铁条,挡板就多一分稳固,城头的弟兄就多一分安全。士兵们和百姓们也都冲了上来,有的扶着门板,有的递铁条,有的帮忙传递工具,所有人都只有一个目标:守住这个缺口。
清军的炮击还在继续,临时挡板摇摇欲坠,可没有一个人退缩。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是之前跟着王老汉屯田的小石头,他也扛着一根细木跑上城头,想帮着支撑门板。刘江见状,刚想让他下去,小石头却仰着小脸说:“堡主,俺爹在预备队,俺也能守堡!”说完,就钻进门板后,用瘦小的肩膀顶着倾斜的犁耙。
刘江的心里一酸,却只能拍了拍他的头:“小心些,躲在后面别出来。”
远处的清军高台上,博洛看着城头忙碌的身影,嘴角露出一丝嘲讽:“用门板和犁耙挡炮?不自量力。”他抬手示意炮队:“再加一轮齐射,务必轰垮那道挡板!”
炮队统领立刻应声,指挥炮兵们加快装填速度。这一次,他们不仅装了火药和铁球,还在炮口加装了散弹,一旦挡板被轰垮,散弹就能覆盖缺口附近的守军,为后续冲锋扫清障碍。
“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