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明末铁院 > 第74章 内部摩擦与制度调解

第74章 内部摩擦与制度调解(1 / 2)

春末的刘家堡,墙内的菜畦泛着新绿,作坊的打铁声和校场的喊杀声交织成安稳的调子。可这份安稳下,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滞涩——堡门久闭,四百多口人挤在一方天地里,柴薪、粮食、布料,每一样都得精打细算,日子久了,摩擦便像墙角的青苔,悄悄冒了出来。

先是原刘家家丁和新附护卫的口角,吵到了赵忠面前。

原家丁是刘江刚守堡时就跟着的老人,共七人,领头的是个叫刘福的汉子,当年流寇攻城时,他曾守在刘江身边挡过刀。新附护卫是上个月从黑风山附近逃来的青壮,共十余人,领头的叫陈虎,练过几年武,贡献点攒得快,上个月刚领了件新棉甲。

这天分发新打造的铁刀,刘福见陈虎领了把刃口更亮的,当场就不乐意了:“凭啥他能拿好刀?俺们跟着少爷出生入死时,他还在哪疙瘩躲着呢!”

陈虎也火了,把铁刀往桌上一拍:“凭啥?凭贡献点!俺这个月训练加值十一点,修补堡墙加值五点,共十六点;你才九点,册子上记着呢,凭啥跟俺争?”

“贡献点顶个屁用!”刘福梗着脖子,“没俺们守着老底子,你能安安稳稳攒贡献点?”

两边的人立刻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原家丁说“老资格就得受敬”,新护卫骂“倚老卖老”,眼看就要动起手来,赵忠闻讯赶了过来。

几乎同时,偏院也闹起了纠纷。

一个叫王二的流民,被邻居撞见在窝棚角落埋了个陶罐,挖出来一看,竟是小半罐粟米——按堡规,私藏粮食要罚,因为堡内粮食按人口和贡献点分配,私藏就意味着有人要少分。

王二抱着陶罐不肯放,哭着喊:“俺不是私藏!是给俺媳妇留的!她刚生了娃,奶水不够,总得喝点稀粥补补,俺……俺没敢说!”

邻居却不依:“谁知道你是不是想偷偷带出堡?堡里粮紧,谁家不困难?就你媳妇金贵?”

围着的流民越来越多,有的骂王二“自私”,有的叹气说“可怜人”,管家闻讯过去时,已是一片乱糟糟。

消息传到刘江耳中时,他正在看工匠坊新铸的“震天雷”。听赵忠和管家说完,他没立刻起身,只淡淡道:“按规矩办。赵大哥,你管护卫队的事;管家,你处理流民的事。把《堡规》和贡献点册子带上,当着众人的面说清楚。”

赵忠和管家对视一眼,应了声“是”。刘江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手指轻轻敲着桌沿——他知道,这正是考验制度的时候。之前定《堡规》和贡献点制度,就是为了少靠“人治”,多凭“规矩”,如今该让规矩自己说话了。

赵忠把刘福和陈虎带到祠堂,又让人把护卫队的小头目都叫过来,贡献点册子摊在桌上。

“刘福,你说你贡献大。”赵忠指着册子,“这个月你值岗五次,每次一点,共五点;帮着运柴两次,每次半分,共一点;合计六点,没错吧?”

刘福一愣,嗫嚅道:“俺……俺上个月还救过张婶家的娃,那不算?”

“算。”赵忠翻到上个月的记录,“上月二十号,你从冰窟窿里救娃,加值三点,当月罚了两斤粮,早折抵了。贡献点只算当月,这是《堡规》第八条写的,你忘?”

他又转向陈虎:“你这个月训练十三次,每次一点,共十三点;带头修东墙缺口,加值三点;合计十六点,按规矩,十五点以上能领一等铁刀,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