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坊的陶罐一天天堆得更高,灰黑色的颗粒火药泛着沉稳的光,像藏在匣子里的惊雷,只等一个合适的“壳”,便能炸开惊天动地的响。刘江看着库房里渐渐充盈的火药,心里早有了下一步的打算——把这东西装进武器里,让它真正成为护堡的利器。
改进型火箭是最先动手的。
之前的火箭用竹筒装火药,箭翼是简单削出的木片,飞行时总晃悠,射程勉强到百步,爆炸威力也时强时弱。这次有了稳定的颗粒火药,王铁山索性换了铁筒——用薄铁皮卷成三寸长、一寸粗的圆筒,底部留个透气孔,里面塞满颗粒火药,比竹筒装得多,还结实不易炸膛。
箭翼也改了。王木匠琢磨着做了“燕尾翼”——用硬木削成对称的两片,像燕子尾巴似的钉在箭杆后端,还在翼尖抹了点桐油增加硬度。“这样飞行时能兜住风,稳当!”他拿着新箭翼比划,眼里闪着光。
试射那天,校场上围了不少人。张猎户选了个顺风天,搭上改进型火箭,点燃引线。“咻——”箭杆带着铁筒火药,比之前快了一截,直挺挺地往前飞,箭翼果然没晃,在空中划出一道笔直的弧线。
“百丈了!”有人喊了一声。
话音刚落,火箭在一百二十步外“轰”地炸开!铁筒裂成碎片,火星子溅得老远,地上炸出个拳头深的坑,旁边插着的草人被碎石打得歪歪扭扭。
“成了!”张猎户拍着大腿笑,“比之前远了二十步!炸开时那动静,流寇听了就得吓破胆!”
刘江也松了口气。这改进型火箭,射程够远,爆炸够狠,还能在半空炸——要是射向马群,火星和碎片溅起来,能惊得马匹发狂,比单纯射人管用多了。他当即让弓手队批量制作,库房里很快堆起了上百支,箭杆上都刻着“新”字,跟旧火箭区分开。
火箭改良成功,王铁山又盯上了“炸罐”。
之前的火罐是陶罐,装粉末火药,炸起来碎片脆,杀伤范围小。他跟刘江商量:“要是用铁壳装颗粒火药,再塞些铁钉、碎瓷片,炸开来碎片够硬,肯定能扫一片!”
这想法大胆,却难——铸铁壳太薄,装火药时可能一碰就裂;太厚,爆炸时又炸不开,成了“哑弹”。王铁山带着两个老铁匠,蹲在作坊里试了半个月:先铸拳头大的铁球,壁薄一分,灌火药时小心翼翼,可试爆时要么炸得太碎(铁壳太薄),要么只裂个缝(铁壳太厚)。
“得让铁壳‘脆’点,又不能太脆。”刘江看着炸变形的铁球,突然想起现代手榴弹的“预制破片”,“在铁壳内侧划几道沟!这样爆炸时,碎片能顺着沟裂,既均匀又有杀伤力。”
王铁山眼睛一亮,立刻让铁匠在铸模时,在铁球内侧刻上十字形的浅沟。这次铸出的铁球,壁厚一分五,内侧有四道沟,看着像个带纹路的铁疙瘩。他们往里面塞了半斤颗粒火药,又填了一把尖铁钉和碎瓷片,插好引线,封紧口。
“叫啥名?”赵忠凑过来,看着这铁疙瘩觉得新鲜。
“震天雷!”王铁山拍板,“炸起来动静大,能震住贼寇!”
“震天雷”的试射在堡外空地,比火箭试射时更谨慎——所有人退到二十步外,还躲在土坡后。王铁山亲自点燃引线,扔向远处的草人堆。
引线“滋滋”燃着,铁球在空中翻了个滚,落地时“咚”地砸了下,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