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重伤的消息如同一块冰冷的陨石,砸在“龙渊”基地沸腾的研发热潮中。徐彭岳接到嬴雪华加密传讯时,正在主持新型“灵枢感应矩阵”的第一次实体构建。他握着灵皮传讯的手微微一颤,上面简短的几行字却重若千钧。
他沉默了片刻,将传讯符默默收起,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眼底深处掠过一丝沉痛,随即被更加炽烈的火焰取代。他转向周围因他突然停顿而投来询问目光的工匠们,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继续。李校尉在前线流血,我们在这里,必须争分夺秒。”
“灵枢感应矩阵”的核心,是一个直径约三丈的复杂立体符阵,由无数纤细的浮金丝线在特制的灵玉基座上勾勒而成,中心镶嵌着七枚根据徐福“觅灵罗盘”原理优化过的“灵犀石”。整个矩阵不再散发强烈的能量波动,反而如同一个深邃的漩涡,悄然汲取、感知着周围空间最细微的“灵机”涟漪。
调试过程依旧充满挑战。传统的能量校准手段几乎失效,工匠们不得不依靠徐福那套“心与阵合”、“神感灵应”的玄乎说法来微调。徐福本人更是成了关键人物,他盘坐在矩阵边缘,双眼微闭,手指虚点,指挥着工匠们调整符线角度和灵犀石的共鸣频率。
“左三寸,阴爻转阳……不对不对,感觉不对,那股‘流畅感’断了!再往回调半分……哎,对了对了!就是这种感觉!”徐福大呼小叫,额角见汗,显然消耗极大。
徐彭岳则紧盯着连接矩阵的数十个数据终端,上面瀑布般刷新的不再是传统的能量频谱,而是抽象的空间曲率变化、背景灵压梯度等新型参数。他在疯狂地建立这些抽象参数与实体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模型。
“记录!编号七四区域,检测到非自然引力微扰,扰动源质量约等于‘斗宿’级巡洋舰,移动矢量指向坎位……验证!立刻调取该区域传统探测器数据!”徐彭岳下令。
片刻后,回报传来:“传统探测器无异常!该区域为预设空白区!”
徐彭岳眼中精光爆射:“不是误报!是它‘看’到了我们传统手段看不到的东西!虽然无法成像,但确定了存在和动向!灵枢矩阵,成功了!”
初步的成功带来了巨大的振奋,但徐彭岳清楚,这距离实用的“观星轨”还差得远。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仍需提升,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庞大的“灵机扰动特征数据库”,才能准确识别出哪些是“收割者”,哪些是星际尘埃流或者其他自然现象。
就在“龙渊”为“灵枢”初显威能而奋战时,咸阳宫深处,嬴雪华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站在观星台上,遥望陇西方向。夜风吹拂着她的衣袂,却吹不散眉宇间的忧色。
她手中握着一枚温润的玉佩,那是李信多年前随蒙恬北逐匈奴、立下大功后,陛下赏赐下来,他转赠于她的。彼时少年意气,只道是寻常赠礼,如今却……
“李信……”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在朝堂上沉稳睿智、在沙场上锐不可当的年轻将领,是那个总会在她遇到难题时,于无人处递上一份条陈、寥寥数语却总能切中要害的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