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战事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徐彭岳就开始着手一个更为宏大的计划。看着军械监里堆积如山的图纸和实验记录,他意识到这些知识的价值远超任何一件兵器。
\"我们要建立一座图书馆,\"徐彭岳在朝会上提议,\"系统整理各类技艺,让后人能够站在我们的肩膀上继续前进。\"
这个提议得到了始皇的赞许。很快,在咸阳宫旁,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拔地而起,匾额上写着四个大字:\"大秦图书馆\"。
开馆第一天就热闹非凡。徐福抱着一大摞竹简,气喘吁吁地跑到最显眼的位置:\"让让!这些都是珍贵的炼丹典籍,必须放在最前面!\"
\"师兄,\"徐彭岳无奈地拦住他,\"咱们这是科技图书馆,不是道观藏经阁。\"
\"炼丹难道不是科技吗?\"徐福理直气壮,\"这可是最古老的化学!\"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炼丹典籍可以收录,但必须放在\"古代化学\"分类下。
整理馆藏的过程更是笑料百出。工匠们送来的技术手册五花八门,有的写在羊皮上,有的刻在木板上,还有个老铁匠直接送来一柄铁锤:\"这就是我的全部手艺!\"
最让人头疼的是分类工作。徐彭岳按照现代图书馆的分类法,将知识分为数学、物理、化学、工程等大类。然而这个系统很快遭到了挑战。
\"凭什么把我的'独门锻造术'要放在'工程类'?\"石锤气呼呼地抗议,\"这明明该是'秘传类'!\"
\"我的'观星要诀'怎么能和农夫的'观天识气候'放在一起?\"钦天监的官员也很不满。
徐福更是别出心裁,非要设立\"仙术类\",被徐彭岳严词拒绝。
就在这纷乱中,徐彭岳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个革命性的发明本该让知识传播变得容易,谁知第一批印刷的书籍居然是《徐福仙法大全》。
\"师兄!\"徐彭岳拿着还散发着墨香的样书,气得发抖,\"你怎么能假公济私?\"
\"这怎么是假公济私?\"徐福理直气壮,\"这可是最实用的知识!\"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活字印刷很快被用在了奇怪的地方。某天徐彭岳发现,士兵们都在传阅一本《火药天尊保佑手册》,里面详细记载了各种祭拜火药的仪式。